除此之外,就是一百多低級貴族勛爵:龍禁尉和云騎尉。
這么看,李洛真的說不上大方。畢竟大唐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啊。
這就些,還包括了文官封爵,以及少數匠師封爵的,醫師封爵的。
李洛想了想說道:“天下一統了,除了兩個最高的國公,還有陳益稷和徐山這樣的亡國之君外,其他有爵位的都提一級吧。沒有爵位的,軍銜或官銜提一級。”
崔秀寧點頭,“那就對了。其實我算過了,有爵位的每人提一級,每年也多不了多少支出,也就是多了四五十萬銀圓。所以貴族的俸祿加一起,每年大概一百四五十萬,占國庫收入的百分之一,真不多。”
“除此之外,還要多分出去幾十萬畝田,多分幾萬官奴。”
爵位晉升一級,不但俸祿要相應增加,就是封土和官奴也要增加。不然,晉爵又有何意義?
李洛道:“行,那就這么干吧。估計他們等著升爵位等了很久了。”
三天后,李洛在含元殿召開大朝,封賞文武百官。
除了魯國公文天祥和滇國公楊漢明之外,所有有爵位的功臣,都提升一級爵位。
禮部尚書吳鎮樓,親自宣讀封授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晉封鄭和為殷國公、江鈞為蔡國公、陳淑楨為曹國公、林必舉為徐國公、都烈為江夏郡公、烏圖為南陽郡公、楊序為濟南郡公、朱頷為延安郡公、虎古為武威郡公…”
群臣聽的人人振奮。國公已經有六人了,郡公也有十五人了。
吳鎮樓繼續念道:“…韓韶為江陰縣侯、瞿世為夏河縣侯、辛苦為鳳凰縣侯、劉大刀為永昌縣侯、劉衛泰為康樂縣侯、蕭北為云夢縣侯…”
縣侯二十四人!
“…顏隼為青菱鄉侯、顏仝為姜營鄉侯、阿山為壺山鄉侯、李簽為華池鄉侯…”
鄉侯也是二十四人。
為何顏隼和顏仝這樣的老侍衛,如今也都是營帥,為何只封了鄉侯?
因為他們的父親,都烈和烏圖都已經封了郡公!
他們兩家,屬于大唐唯二的一門雙爵位!
等到都烈和烏圖死了,顏隼和顏仝不但可以各自繼承其父的爵位,他們的鄉侯,也可以留給一個兒子。
所以他們自己的爵位不太高。
可這大唐唯二的一門雙爵,都烈家和烏圖家卻完全當得起。
因為,他們是最早的元從!
PS:蟹蟹大家支持,晚安,注意身體!天熱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