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來,顧飛依舊和往常一樣起來跑步,惹得顧雪也跟著跑了一段。
“你還真的是牲口!”看著顧飛一臉輕松的樣子,顧雪嘆氣道。
作為醫科生,顧雪學習任務還是極重的,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專業書,鍛煉身體的時間自然也少了許多。如今看到顧飛游刃有余的跑完五公里,顧雪看得非常羨慕。
兩個多月的長跑,讓顧飛的運動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即便體質還維持在‘6’的水平,但是和以前跑一千米就氣喘吁吁的樣子截然不同。
這段時間,顧飛發現重生以后自己最大的財富不是先知先覺,更不是系統,而是自強自立的獨立精神。
換成前世的他,肯定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鍛煉。
“你要是每天跑五公里,也會如此的!”顧飛慢慢停下腳步,擦著汗說道。
相比于學校田徑場的簡陋,鄉村機耕路的環境不遑多讓,只不過顧飛的感覺卻更好一點。
畢竟,鄉下新鮮的空氣,周遭熟悉的環境,都讓顧飛的心情變得更好,跑起步來更加輕松。
跑完步,顧飛和顧雪姐弟倆回到院子的時候,奶奶陳婉瑩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
除了豆漿豆腐腦之外,烙餅和包子并不是桂西的傳統早餐品類,而是陳婉瑩從晉西老家帶過來的。
陳婉瑩出生于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跟隨父母從晉西逃難到桂西,隨后扎根下來。
陳婉瑩擁有故鄉的面食記憶,不僅愛吃,更會做。
因此,和其他桂西小朋友早上不是粥就是粉的早餐,顧飛家里倒是顯得很豐富,畢竟晉西是華夏的面食之鄉。
吃完早餐,到縣城拉貨的父親也回到了家里,姐弟倆就上了車,前往縣城。
現在,舊圩村民前往縣城,只能搭乘顧建業這樣的個體運輸戶車子,要不就是開摩托車,走路太遠,騎自行車太累。
前些年,在顧飛的記憶中,舊圩H縣城之間還有固定的班車,只可惜這兩年班車也停了,村民進出縣城成了難題。
一直到了2009年,舊州才再次重開公交車,只可惜那時候舊圩只剩下了老弱病殘,上街趕集的人越來越少。
一路上,不時還有一些村民在水泥道路上曬稻谷,害得顧建業小心翼翼,生怕出事。
這年頭,法規不完善以及執行不力,農村的各種違規行為層出不窮,大家都在摸索著前行。
7月中旬,恩隆縣進入‘雙搶’季節,這是農村最繁忙的季節,也是‘顧記粉店’生意最好的階段之一。
因為勞累的村民們沒時間做飯,也舍得買好吃的,在舊圩街上味道最好的‘顧記粉店’也就成為了許多村民的最佳選擇。
不過,顧家和陸家親戚多,有沒有顧飛和顧雪,都是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