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就是年輕人,脾氣怎么那么暴躁,哪有一上來就掀桌子的道理。
忍著內心的郁悶,張行長對許昂說:“商量,商量,有商才有量。你先別激動,我們先商議看看。”
張行長想的是先勸住許昂,然后再慢慢談,未曾想許昂不給他機會,直接搖頭:“我看張叔你是自己人才決定還個一千萬的,不然這錢我根本不會還。如果免不了三千萬,那是我們雙方的損失。”
銀行擔心什么?
擔心呆賬,害怕壞賬,因為這意味著他們貸出去的錢收不回來。數目小還好一些,若是數目大了,那可是會啟動追責的。
畢竟是國有資產,要是隨隨便便的就流失了,那還得了。
別人張行長不知道會如何,反正他肯定得挨板子。
“一下子免去三千萬,這也太多了。聚利總共就四千萬的債務,只收回一千萬我很難交代。”
察言觀色是張行長點到了精通的技能,他通過許昂說話的語氣還有表現出的態度推測出許昂是肯定不會還足欠款,知道免除部分債務是必然,便立刻調整了策略。
一定要免除部分債務的話,那免除的部分自然越少越好。
誰知許昂是個死心眼,他咬定青山不松口:“張叔,我已經說了,貴行如果能免除聚利三千萬的債務,那一切都有得談。如果張叔能答應,一千萬現金我雙手奉上。另外,曉曉傳媒同時開拍了多部劇,資金上正緊張。”
后面這一句沒頭沒尾,卻讓張行長心中一動。
曉曉傳媒缺錢嗎?
那肯定是不缺的,不然鄭佳佳早就找銀行貸款了。張行長可是知道,現在想要讓曉曉傳媒借自己錢的銀行各行長們都快把鄭佳佳辦公室的門檻都給踩禿嚕皮了。偏偏人鄭佳佳手里有錢,沒有借的意思,讓銀行干著急。
銀行往往就是這樣,真缺錢的人你往往貸不出錢來,不缺錢的人它會主動找你,求著借給你錢。
張行長問:“曉曉傳媒可了不得,鄭總也是國內少有的商界女強人,我還真不知道它缺錢。賢侄可否詳細說說?”
嚯!
聽聽。
聽到有好處稱呼都變了,這就露出本色來了。
心中想著,許昂口中則道:“國內的大導們什么脾氣張叔知道吧,據說老謀子和凱子哥的電影要建實景,花費是真不小。曉曉傳媒那里我估計再怎么也得有個五千萬的缺口,我都替她們發愁這缺口該怎么補上。”
找我們呀!
放貸收利息,這不就是我們拿手的營生么?
張行長在心中大喊。
他衡量了一番,最終有了決定:“賢侄說的話如果是真的,這事我可以做主。”
看許昂那架勢,如果不答應他聚利的四千萬就成了呆賬,最后會變成壞賬,答應他雖然有些損失,卻也不至于血本無歸。
國內很多公司與銀行貸款之后,最終還款時都會找各種理由讓銀行免除自己一部分債務,自己在聚利上的操作也是有例可循。如果有人想要追究,那事情鬧將起來可是會得罪一大票人,成為行業公敵的。
畢竟免除債務這種操作在各種微操達人手中早已玩出了花來,赫然已成了某些不可言說的規則,亦是行業內默認的一塊奶酪。誰要是不讓大家吃好,大家就不會讓誰好過。
許昂臉上露出笑容:“這才對嘛,張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