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張行長舒口氣,許昂卻又說道:“張叔你是經驗豐富的老前輩,想來也知道,一家公司要起死回生,擺脫困境,資金必不可少。張叔你看是不是可以給聚利放放款,再給聚利一個機會?”
張行長:“……”
我這才剛免了你三千萬的欠債,你竟又想再借錢,你覺得我能答應?
張行長佩服死了許昂,他就沒見過臉皮這么厚的年輕人,感覺面前的根本不是一個十九歲的少年,而是在社會上混跡多年的老油子。
這年輕人不簡單吶。
張行長心中暗道:都說臉皮厚,吃個夠。就沖他這沒臉沒皮的勁,無怪乎他能混得風生水起。
對方不答應屬于許昂意料中事,許昂也沒指望張行長這次會答應下來,他只是提那么一嘴,給對方做做心理準備。
只聽他對張行長說道:“張叔要是拿不定主意的話不妨等等看,相信用不了幾天你就能給我答復了。”
長長的哦了一聲,張行長應道:“這事我還真得好好考慮,就依賢侄所說,我之后再給你答復。”
有一件事張行長沒有注意到,又或者說他其實知道,卻被他自己忽略掉了。
那就是許昂與他見面的時間正好卡在了財報的前一天,許昂說的等幾天張行長就能給他答復已經是在時間上給予了足夠的彈性。
哪里用等幾天,在第三天的時候張行長就給許昂去了電話。
“賢侄,關于給聚利貸款的事我們約個時間談談?”
不是張行長不夠矜持,實在是許昂的手段讓他萬萬沒想到。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聚利的股權變更等消息都必須公示出來。作為國內如今雖然沒有排名,卻在許多關注財經的人心中是國內首富的許昂突然接手了聚利公司,這本就是一個大利好。
光是這個就足以讓聚利的股價上漲了。
股價一漲,聚利就變得值錢。
然而,這還不只是。
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如何能顯得出許昂的手段。
在聚利本次的財報中,原本一直虧損,賬目上極不好看,在退市邊緣反復試探的聚利竟然盈利了。而且還不只是盈利一點點,而是一下子盈利了三千萬。
許昂一接手就扭虧為盈不說,還一下子盈利了三千萬年之多,這等手段讓無數人驚嘆,也讓股民們愈發看好他接手后的聚利。
股民看好一家上市公司他們會做什么?
當然是買買買。
在他們的不停買進下,聚利的股價直線看漲。
有懂財經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股民們行為。
那三千萬盈利確實有,可那是營業外收入啊,不是聚利靠自身業務得來的,這有什么好值得看好的?
那些股民莫非是傻子不成?
好吧,他們確實是傻子,不然我們還怎么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