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三舅姥爺的外孫女叫文慧,這孩子年紀比你大三歲,現在正在北平讀書。”
許昂問老媽:“在北平的哪所學校,我怎么從來沒聽說過。”
確實,這輩子加上輩子,許昂都沒聽說過有文慧這么一個人。便是他上輩子回老家掃墓了許多次,也對其毫無印象。
但老媽都那么說了,許昂也不會認為自己老媽是在無中生有,多半是他自己孤陋寡聞。
仔細想想,他以前與家里的親戚并沒有多少交集,頂天了就是在掃墓的時候遇到了互相之間點個頭,說上兩句客套話。誰讓他們家以前那么窮呢,人都不愛搭理他們這樣的窮親戚,生怕你找他借錢。
如今則倒了過來,許昂還擔心一大群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親戚打著各種名義來找自己名為借錢,實則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打秋風。
“聽你三舅姥爺說是一所教人當老師的大學。”
方淑英沒記清全名。
“北師大?”
許昂挑了挑眉,如果是這所大學,那這個文慧倒也是個人才。在國內還沒有擴招的時候就考入了北師大,而且并非北平土著,而是自己家鄉那個四五線的小縣城出身,無論怎樣學習能力肯定不一般。
“好像是這個名。”方淑英對許昂說,“要我說文慧這孩子真的不錯,她想的是自己學會了當老師,回到家鄉后就可以教好老家的孩子,讓他們有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你瞧瞧,這孩子多有志氣,哪像你。”
被自個老媽鄙視了的許昂就很無辜。
我怎么了?
我又哪里做錯了?
弄不懂你啊,老媽。
用筷子敲了下許昂的頭,方淑英數落他:“你不要覺得自己委屈。我來問你,你掙那么多錢想沒想過幫幫自己的家鄉,一天天的不是到處飛就是在米國待著,把自己從哪來的都給忘了是不是。”
許昂忍不住直搖頭,他抗辯道:“我怎么可能忘本,只是你也清楚,老家那地方要地理位置沒地理位置,要資源也沒資源,我就算想幫家鄉富裕起來,也沒法帶得動啊。總不能我給家鄉人民發錢吧,老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光是發錢是沒用的,不給他們找到致富的路只會養出一群懶漢,那才叫害人。”
將筷子舉了舉,最終方淑英還是沒有再敲下去。
好歹也來北平一年多了,接觸到的又多是未來的精英或中產人士,方淑英的眼界等方面都遠比來時要強得多。她縱然心里不甘,也必須得承認許昂說的話是正確的。
但凡老家那有一項能拿得出手,也不至于那么落后。
地理位置沒有,資源也無,任何優勢都不占,人就算想帶你飛也帶不動啊。
“那你說怎么辦,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兒子,做人不能忘本,我們家如今發達了,不能忘了家鄉。”
方淑英表示:老媽的腦子沒你轉得快,像這樣的難題就交給你去解決了。乖啊,媽的好大兒。
郁悶的揉著太陽穴,許昂對自家老媽甩鍋的行為很憤慨。
然而,那是自己親媽,他能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