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新歷262年5月。
從月球出發前往木衛二已經行至半途的普羅米修斯號船員們,得知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258年發射的鉆井小分隊成功在木衛二上降落,并經過大約一年時間的鉆井作業,成功在木衛二的冰層上打好了一個洞,直達下方的海洋。
而壞消息是,因為打了一個洞,導致下方海洋的海水從洞口洶涌噴出,并且也影響到了鉆井附近的冰蓋穩定,整個鉆井小分隊如今只剩下兩臺機器人與一艘探索小飛艇存活。他們的飛船、設備、鉆井機器、能量接收裝置與剛剛建成的基地全部損毀。
因為能量接收裝置的損毀,而備用的太陽能接收板也隨著飛船一起狗帶了,如今在木衛二上僅存的兩臺機器人只能通過探索小飛艇自帶的電池充能,而電池的電量已經不足。
為保證最后的信號傳遞完成,一臺機器人獻出了自己的能量核心,而另一臺在發送完全部信號后,如果不能及時充電,最終也會因為電量耗盡而犧牲在木衛二的冰層上,并且剩余的能量也不足以讓機器人意識那么龐大的數據進行轉移。
藍星軌道上方的太陽系星軌總控制中心決定以最大代價拯救最后的那臺機器人,但由于信號延遲等各方面問題,拯救計劃將轉移至距離更近的普羅米修斯號船員們來遠程操控完成。
普羅米修斯號,艦橋。
“帶英雄回家,拜托了。”
望著大屏幕中最后的一句話,在場的七名船員心里都沉甸甸的。
不僅因為鉆井小隊的犧牲,還在于這場意外事故也給整個普羅米修斯計劃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段旅程,可能并不平靜了。
并且在這個時代,人類已經知道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了,得益于命運網那三部視頻的展示,人類對此也沒有太多的擔憂。
這也是為什么要去拯救最后那臺機器人的原因所在,不能當作普通的人造機器說放棄就放棄了。
艦長鄧肯深吸一口氣,問道:“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十五天,最多十五天。”一旁的動植物學家卡特回答道。
“如果全速推進,那我們還需要多久趕到木衛二?”
“至少三個月。”領航員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