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UMD真的要拖到新歷600年才宣布要獨立,隨后開始獨立戰爭,那就是十一年后的事情了。
十一年說長不長,但是考慮到沙盤小宇宙內那1:1億的時間流速,外部推演世界的十一年,就是沙盤小宇宙中的11億年。
哪怕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生命的演化歷程,11億年都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歲月。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藍星。
11億年前的藍星生命還在經歷由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演化;到了11億年后的今天,人類已經開始在恒星系內進行殖民活動了。
更何況小宇宙內的起源三星上都被吳良投放了‘智慧因子’,這會極大的加快生命的演化速度,與智慧物種的誕生幾率。如果任由它們發展11億年…怕不是已經進入星際時代,或者已經進入到后啟示錄時代了。
起源三星所在的恒星系周圍空無一物,距離最近的恒星系統還遠在1萬光年外,如果起源三星上真的有文明誕生并發展到星際時代,那么他們將被困死在這一萬光年以內。
這個殘酷真相一旦被起源三星上的物種知道,怕是要心態爆炸,徹底陷入自閉中。
憑著起源星系的那點資源,不可能進行一場長達上萬光年的大遠征。
也許他們能夠腦洞大開,拖著太陽一起去遠征。邊燒邊趕路,太陽燒完了就燒自己,一路火光帶閃電,史稱‘燃燒的遠征’。
但哪怕如此,真的一路走了上萬光年,怕是也已經不剩下幾斤的物質了。
“貌似真的可以看看他們未來會通過什么方法來應對這近乎絕望的距離。”吳良琢磨道,“就作為一次試驗,檢驗智慧物種在資源極度匱乏情況下,如何掙脫牢籠。當絕望的現實擺在面前時,是在歇斯底里中自我毀滅,還是頑強不屈的自我救贖?”
輕描淡寫的就將某種悲劇的宿命安排在了起源三星的生命頭上,吳良的臉上不僅沒有憐憫,反而樂在其中。
……
太陽系內的發展已經沒什么好看的了,也還未到需要關注的時候。
不過UMD這群人,具體是斯特博士這群人…
怎么說呢,吳良倒是覺得他們很有想法。
那玄之又玄的靈魂力量,被他們稱作‘心能’。
目前的表現來看很弱小,遠未發展成熟。
就像一個才剛剛出生的嬰兒,就要面臨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驗,需要拿起槍走上戰場。
這‘人類的另一種可能’存在著某種潛力。只需要足夠的時間讓其發展起來,也有可能創造出一個不下于戰艦大炮的輝煌文明。
這讓吳良來了點興趣,也許可以去見證一下他們的未來,他們所能創造出的可能性。
“心能嗎?我記住了。”吳良說道,“如果未來之戰這幫人打輸了,那么就挑選一批人送到小宇宙去吧,看看他們的潛力。”
而當這群走向‘心能’的人類文明遇到了依舊崇尚戰艦大炮正統路子的人類時,又會迸發出什么樣的火花呢?
感覺那場面一定很刺激。
而當下這個推演世界,UMD與國聯之間的爭斗,并不是‘心能’與科技的碰撞。
UMD的人雖然研究出了心能,但并沒有作為主研方向。UMD依舊還是走的是如國聯那樣的傳統老路,以鋼鐵、戰艦、大炮為基礎的物理說服派。
這群‘心能者’,只是被裹挾在這兩股勢力間掙扎起伏的孩童。某支艦隊的大炮轟過來,落在這群心能者的頭上,那就是一座他們越不過的大山,瞬間就涼透了。
如果將他們看成是心能的代表,是對抗科技的另一股勢力,看他們很弱小就覺得心能也很弱小,這顯然就有失公正。
你一個18級的打別人1級的,這像話嗎?
不像話。
至少得相互發育一段時間,然后再判定雙方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