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發現這個世界是崇尚物攻的。比如對戰烏巢,如果僅僅憑借物攻,根本傷不了他,但配上他的仙階法術攻擊就不一樣了,效果十分顯著!
有小猴來稟:“報,大王,外面有個叫惠岸行者的,來請大王回去保唐僧西天取經。還說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元初冷笑:“打出去!休聽他聒噪!”
又過了兩日,觀音親至,“頑猴!你妄犯殺戒,無故殺人,已是大錯,又不受教誨,不保唐僧取經,便是罪上加罪!莫要辜負佛祖慈悲,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元初呵呵笑道:“取經實在辛苦,故而回來休息幾日,如今就去保他。”
觀音菩薩:“......”一拳打在棉花上,為什么早不應下?偏偏要他來請一趟!
準備了一堆的說辭勸誡,全憋肚子里了!
“頑猴不可再生事端,去吧!”
好氣啊!這個頑猴不是一次讓他吃癟了。
沒人留飯,觀音菩薩就走了。
本想押著他走的,但想想算了,猴子的心事太難猜,不定什么時候抽瘋呢!
......
卻說唐僧師徒二人,過八百里黃風嶺黃風洞,唐僧被抓,豬八戒與黃風怪斗了幾十個回合,被黃風怪怪風吹了敗走。
幸得靈吉菩薩來了,使一條飛龍杖,拿住妖精,原來是個黃毛貂鼠成精,被他帶去靈山見如來去了。豬八戒救出唐僧,繼續西行。
唐僧至出使以來,何曾受過這等苦楚,心中愈發后悔罵走了大徒弟。
又見豬八戒把那一窩狡兔、妖狐、香獐、角鹿,一頓釘鈀盡情打死,想到猴子每次都把小妖收伏,拿了去管教,并不枉殺,心中又躊躇是否錯怪了人。
又經八百流沙界,遇到個可怖的吃人妖物,豬八戒再次與吃人妖精大戰,戰成平局,僵持不下,后豬八戒南海求了觀音菩薩,又收了沙悟凈,湊齊了取經隊伍。
元初是真個不愿看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把戲,故而,事情落定,他才成行回轉,與唐僧幾人匯合。
元初也見到了那一頂嵌金花帽,如來五指山之外,觀音的又一大圏套。可以說,孫悟空的悲劇皆是因這兩個欺騙事件而起。
帶上金箍兒,便是徹底入了套,別人不達目的,你絕無脫困的可能。
元初問時,唐僧吱唔道:“是我小時穿戴的。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行者道:“好師父,把與我穿戴了罷。”
唐僧顫抖了一下,才道:“只怕長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罷。”
元初拿起這件件,左右擺弄,直看的唐僧心驚膽戰,有了退縮之意。
“小師傅,你確定適合我嗎?”
唐僧吱唔半天,也沒說出話來。
元初拍拍他身上的衣服,笑著道:“我這衣服乃是太上老君八卦爐里煉制的仙衣,刀槍不入,水火不?,可抗仙兵利器攻擊。”
又掂起那光艷艷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嘖嘖兩聲,嫌棄的很,直接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