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王府的得力干將,沈毓身邊的第一把手,于龍一聽此話,立時明白了過來。
于龍離開后,沈毓望著窗外盛開的鮮花,幽幽的嘆了口氣。
“霞兒啊霞兒,你現在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可等你知道真相的時候,你還能像接受我們一樣的接受他們嗎?”
沈毓的憂慮余寧霞自然不知道,自打和沈毓的合同起草完成之后,她便覺得自己要忙瘋了。
雖然她不是具體的執行人,但從設計到工匠、木匠以及人員的投入,每一步都需要她點頭同意,半個月過去,她已經灑出去了兩萬兩銀子。
暗五他們在石咀鎮東、山水縣以南的地方找到了一大片還算平整的沙土地。
因為是含鹽量較高的沙地,很多植物都無法成活,所以才空置了下來,而且這里地勢較高,向陽,非常適合做海鮮加工廠。
經測量,這片地坑坑洼洼、高低起伏全都算進去,占地近六十畝,可謂相當大了,尤其它價格便宜啊,一畝地五兩銀子就拿下了,統共下來才三百兩,簡直就跟白撿似的。
官府對于這片地早就想處置了,可沒人買啊,如今有冤大頭送上門來,自然想也不想的就給過了戶,這個時候的他們,哪里估算的到這片地將來的價值?
等到眼紅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六十畝地,拋去那些不平整的溝溝壑壑,約莫四十畝地還算平整,而他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給這片地拉起圍墻,其次是挖井。
好在這片地雖然含鹽量高,地下水卻是存在的,四十畝地整整鑿了二十個井眼。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沒必要鑿這么多井眼,可是余寧霞卻堅持,不是錢多沒地方花,而是將來晾曬的過程中可以減輕負擔。
圍墻、井眼都解決之后,就開始蓋廠房和員工宿舍了,這是重頭戲,自然馬虎不得。
好在這次參與進來的人之前都和宮記合作過,默契上自是不必說,唯一讓余寧霞覺得遺憾的就是不能采用陽光房。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首先她沒有玻璃,其次是在海邊,房屋的建造必須要用石頭來堆砌,而且周遭的圍墻要比房子高,如此一來才夠安全。
海邊風浪大,潛在的危險要比內地多,不是她想怎么蓋就能怎么蓋的,關鍵時刻還要聽從這些海邊居民的意見。
所以,沒有陽光房就多建造一些晾曬烘干的房間。
木材什么的周遭都是山林,就地取材很是方便,這點也無需過多的操心,只需要關注天氣的變化,提前預備足夠多的干柴就行。
除了這些,就是木工的活計了,因為要做很多晾曬的架子,員工宿舍的床鋪、家具、各種盛海鮮的籃子、托盤,所以這個量一點也不比那些石匠、土匠輕松。
這個時候,就彰顯出人多力量大的特點了。
從大西北下放到這里的五百個人,除了六歲以下的孩子,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手腳不靈活的傷兵之外,基本上全都投入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