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一聽還可以收她們的雞蛋,笑逐顏開的跟著倆人進了司徒家。只有李婆婆一人躊躇著沒動。溫情看到落在后面的李婆婆,不解的問到:“李婆婆,您怎么不進來呢?”
李婆婆吞吞吐吐的開口道:“聽說你家這次只收購500只,也不知道你爹昨天有沒有收夠,別我們今天過來再給你們添麻煩了,要不我還是拿回去吧。”
溫情感謝鄰居的理解,她還真不怕多,相信就是再多的雞蛋,她都可以賣的出去。所以轉身拉著李婆婆的胳膊就進了門,邊走邊說:“李婆婆您就放心吧,也請各位嬸子們放心,你們的雞蛋我們是肯定會收的,別說是今天的這些,以后只要你們攢一批就可以送過來,我都是按照市價1文錢來收的,如果家里有鴨蛋的也可以一并送過來,也是按照市價2文錢來收。”大家聽著可以這才放下心來,進司徒家拿錢。
因著上午的小插曲,這次司徒家一共收購了600枚雞蛋。回到家沒有歇著溫情立馬就帶著家里的幾個女人投入到了松花蛋的制作當中。600枚雞蛋,家里的壇子就不夠用了,再加上考慮到冬天還要做咸菜,以后松花蛋和咸鴨蛋還要大批量的做并且要做品牌,所以現在定制一些用來腌制的壇子是必須的,這些都可以找村里的陶瓷匠谷志剛來做。谷大叔家制作陶瓷的手藝是家傳的,到了谷大叔這里已經是第五代了,純手工工藝精良。司徒老爹帶著溫情和司徒皓軒去了谷志剛家里。
“古老弟,在家嗎?”司徒老爹在門口喊道。
來開門的是谷大叔的女兒古云,把三人讓進家門,問到“伯伯好,爹爹正在做陶瓷呢,請問找我爹爹什么事兒呢?”
“云兒呀,我們是來找你爹定做一些壇子的,帶我們去見見你爹可以嗎?”司徒老爹回到。
古云把幾人帶到堂屋,然后去叫谷大叔過來。溫情看著谷大叔院子里存放的陶瓷罐子,有一個上口比其他幾的都要寬大的正符合她的標準。等谷大叔進來后,她就說到:“谷大叔,我爹今天帶我們過來是我想定做一批壇子,我看您家院子里有一種寬口的壇子,那個我要是定做100個,20天能做完嗎?”
谷大叔稍微算了一下手里的訂單,回到:“20天的時間有點緊,20天能做出來60個,剩下的40個還需要最少10天。”
60個暫時也夠用了,溫情就開始商量價錢。“谷大叔,我定做這100個,一個需要多少錢?”
谷大叔說:“你們要這么多的壇子干嘛呀,咱們農村一般也就冬天腌個咸菜也用不了這么多的,如果你們家有需要,我院子里的是做出來富裕的,還有5個你們可以拿去用。別再花那個錢了。”
不得不說農村人就是樸實善良,雖然過的貧苦,但是面對著利益誘惑還是能保持那顆善良的心。溫情說:“谷大叔,謝謝您的好意,不過呢我們家是做一種吃食,想拿到鎮子上去賣掙點零花錢,需要用到那種壇子,所以跟您定做100個。您說一說價錢吧,今天我們先把定金付了。”
聽說司徒家是要做生意的,谷大叔也沒多說,一個壇子平時都是15文錢一個,不過司徒家定的多,所以就收了12文錢一個,100個就是1兩200文,溫情給了谷大叔400文的定錢,跟谷大叔確定了交貨的日期和數量后,三人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