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一關又一關,第一次科舉,沒什么意外曾云風順利上榜,接下來要進行殿試科舉,這個考試就可以見到皇帝了,皇帝看起來沒什么精神。
這次直接是皇帝在皇宮大殿進行考試,曾云風也算是見到皇帝了,殿試考試的題目要比在進行第一輪的時候要少很多。
曾云風也對這次考試并不是特別重視,也就由著自己的性子,洋洋灑灑,揮毫潑墨,一揮而就。
寫完之后,看了看自己的卷子,心中十分痛快,檢查了一番,發現沒有什么錯漏,就交了卷,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殿試科舉需要由皇帝親自點出前幾名,其他的由禮部官員及眾多考官推薦,然后由皇帝定名次。
曾云風出了皇宮大殿,回到自己家中,發現冷冷清清,沒什么人氣,想了想覺得是不是該買兩個使喚丫頭和傭人嗎?曾云風做飯也不是很擅長。
于是,曾云風又在市場上轉了轉,在人牙子里買了幾個傭人,其中有一個丫鬟,一個門房,一個做廚娘。
時間過得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時候,曾云風如他意料之中的中了進士,只不過不是狀元,而是榜眼,這一切其實得益于曾云風師娘的功勞,曾云風覺得自己這個爛水平都能中進士,師娘肯定更厲害。
一番吹吹打打,相互恭賀,曾云風就成了一個新進的進士,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曾云風授予官職的時候,由于曾云風在朝中沒有什么根基,在朝廷內部也沒有什么關系。
所以順勢的這個榜眼也就被閑置下來,被分到了修史的部門,也就是崇文院下面的史館。
這到是更合乎曾云風的心意,畢竟曾云風考進士也并不是為了做官,也不想和朝中這些大臣們蠅營狗茍,南宋的官當起來難受的緊,但修史書的日子清閑而平淡。
曾云風的幾個頂頭上司可以說是宋朝公務員,也都是一些喝茶看報的典范,現在都已經退守偏安一隅了,俗話說的到二線了,很多人心氣被打擊的不行,上班打卡,喝茶看報,下班打卡,回家吃飯,這些變成了日常的例行公事。
日子過得很是愜意,曾云風則一頭扎進茫茫書海之中,曾云風的時間并不多,也就將近一年的時間,明年的桂花開期之時,就是華山論劍。曾云風師父黃藥師要參加,曾云風肯定也要去插上一手。
一邊練功,一邊看書,一邊品嘗美食,一邊修行,日子過得很快。曾云風對自己的生活質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尤其是對吃,古人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句話雖然是講齋祀的,但是曾云風對個人也是這個要求。這個時候的宋朝正是飲食文化的鼎盛時期,曾云風那些現在的想法果然是和如今格格不入。
所以廚娘做的一些東西雖入得了口,但是和曾云風在桃花島上的吃食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畢竟自己的師娘的手藝可以出了名的不比皇宮大內做的差,黃蓉后來估計也是得到曾云風師娘的美食遺產。
于是曾云風對廚娘進行了一番廚藝的調教,對自家的廚房的用具進行了一番大更新,為了吃好,活好,睡好,修行好的目的,這是**裸的官僚作風啊,曾云風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提高了修行的效率。
而為了改善生活,曾云風也開展了一些營生,這些營生就是由桃花來的,在臨安城買了一個小酒鋪,不干別的,就是賣酒,但是宋朝的酒都是專營,只能夠鉆鉆朝廷的空子。曾云風就買了兩個伙計,專門釀酒,不釀多,每天就是十壇。
每天只賣十壇酒,一壇十兩黃金,開始沒人買,后來來人絡繹不絕。酒的名字叫桃花清風露,喝起來醇香綿厚,聞起來芳香撲鼻,飲下去回味悠長。
可以說,這酒自從問世之后,就是一壇難求。
但是曾云風深得饑餓營銷的心得,從不賣多,每天就賣十壇,多了不賣,對外就說,材料難得。不過也確實是材料難得。
曾云風這個酒,是根據黃藥師的九花玉露丸的配方進行改動,然后加了現代的些配料,所以才聞起來,如此的香,而且這款酒也并不是簡簡單單的酒,而是一種藥酒,人喝后能夠強身健體,耳聰目明,當然是一壇難求,按照的黃藥師的風雅習性,曾云風為自己的酒鋪取了個名字叫做桃花齋。
因為不想別人知道,曾云風自己是這個酒鋪的主人,所以就讓伙計們稱自己桃花居士,不向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剛開始為了讓酒鋪的酒能夠迅速的出名,曾云風還抄了唐伯虎的桃花庵寫在酒鋪之內,并將這首桃花庵傳遍整個臨安城,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半個臨安城的人都在打聽,這個桃花居士究竟是誰?他將唐伯虎的桃花庵,其中幾句一拆為二,分為上下聯,寫在酒鋪的門前分別是“桃花塢里桃花庵,酒醒只在花間坐,半醒半醉日復日”,另一句是“桃花庵下桃花仙,酒醉還來花下眠,花開花落年復年”。
求推薦收藏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