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陳長安也知道,以公司目前的體量,想要一次性建立起一個籠蓋全國的售后網絡是有些不太現實的。
在與人力資源部和銷售部認真的討論了一下午之后,最終他決定瑞康醫療還是先在南方數省將售后渠道給建立起來比較好。
因為要想在全國范圍內都建立起完整的售后維修網絡,沒個一兩億是拿不下來的!
最終大家在討論之后還是決定,瑞康先在南方七個省的所有地級市建立售后維修點。
而光是這部分的人員招募培訓費用以及解決維修點的辦公問題,就需要花費三千多萬。
這還沒開始正式賣有創呼吸機呢,前前后后就已經往里頭砸了近五千萬的資金了!
而且這還是因為陳長安有相應的技術圖紙,節省了一大筆研發經費的成果!
可以想象的到,那些國外大牌研發一款有創呼吸機恐怕投入至少得要好幾億了,這也怪不得一臺高端有創呼吸機能賣到三十多萬,比低端的渦輪有創呼吸機貴了三倍。
研發成本和銷售成本這這么高,平攤到產品上,價格肯定低不下來了。
哪怕陳長安節約了大筆研究經費,算上制作成本,他的這款有創呼吸機高端機型的定價也要25萬一臺,基礎型的空壓機供氣有創呼吸機也要15萬一臺,渦輪供氣有創呼吸機10萬一臺。
雖然說比進口大牌的價格是要低上不少,但是比起國產的渦輪有創呼吸機,也沒有便宜太多,國產廠商唯一有涉獵的渦輪供氣有創呼吸機,魚躍等幾家廠商一臺也就10萬上下。
好在也就低端的渦輪供氣有創呼吸機有國內廠商能做,再往上的型號就沒有國內廠商能做了,只能對標進口產品。
而瑞康的價格要普遍比進口呼吸機的所有型號都要便宜五萬來塊的,進口賣25萬的瑞康賣20萬,進口30萬的瑞康賣25萬,價格差還是挺大的,銷售前景還是不錯的。
陳長安對銷售還是抱著很高信心的!
至于售后渠道,最終陳長安還是放棄了直接建立全國渠道的想法,花費實在太貴了,瑞康目前無法承擔這么高的成本風險。
他只向江南省周圍的其他南方六省派遣了培訓合格的維修工程師,并且在七省內所有的地級市都建立起了瑞康的售后維修部門,只不過目前還在待命階段。
等到瑞康的呼吸機通過上市審批之后,他便會讓楊匯將一些設備的維修零件向各地維修部門都運輸一批,然后維修部門就可以正式開始運行了。
至于北方諸省和西南地區的售后維修就只能先交給經銷商負責了。
各地的醫療代理公司雖然沒有組建售后團隊,但是經銷商們是掌握著自己的售后維修團隊的,因為經銷商和醫藥代理公司的運行方式不同。
醫藥代理公司是單純的中間人身份,他們從醫療器械公司拿到產品名目表以及試用產品之后就負責推廣銷售的工作,從中抽成,算是單純的銷售人員,只是幫忙賣產品而已,售后問題他們不負責的,需要直接找醫療器械公司對接。
而經銷商是直接從醫療器械公司以較為低廉的價格大批進貨,然后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和關系網將產品賣出去,后續的售后問題也是由他們自己負責的。
所以一些呼吸機的經銷商也是養著維修團隊的,負責售后維修的問題。
而他們經銷的呼吸機可是涵蓋很多品牌的,哪怕再加一個瑞康的呼吸機,維修肯定是能搞定的,但是服務水平就別指望能有多好了。
永遠不要指望外包公司的服務能有直營的服務好,這是不可能的!
不過至少解決了維修的問題,有總比沒有強!
陳長安打算先就這么湊合著,等到有創呼吸機上市后賺取到一定的利潤之后,再慢慢擴大公司直營的售后部門,漸漸覆蓋到全國范圍。
這已經是目前售后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