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安自己承擔研發中心的研發風險,那研發中心做出的成果自然也就屬于他一個人了。
這很公平!
而且也很符合國資系想要的那種低風險,瑞康醫療只要不參與研發方面,只負責銷售層面的工作,那風險就大大降低了,以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瑞康醫療旗下的幾款產品銷售都非常穩定,不太可能會虧損了。
這樣風險程度就降到了最低!
自個琢磨了一會之后,陳長安覺得這個方案應該能被接受。
“關寇,你去擬幾份協議,將瑞康的研發部門,從公司獨立出來,包括我們正在建的研發中心,獨立出來重新成立一個子公司。”
“這個子公司的股份,就按現在的股份比例來分,你也有新成立的研發中心2%的股份。”
“陳昀和趙柳青他倆既然當初也跟投了,研發中心的建設也出了力,他們的4.8%股份也算上。”
“這樣的話,新的研發公司股份占比就是我93.2%,你們三個加起來占據6.8%”
說到這,陳長安猶豫了一下,再次說道:“這樣吧,再將我股份中的8%拿出來,建立一個期權池,其中給白秉純、王嘉、云珩他們三個分1%的股份期權,不過要分八年行使期權,期間如果離職,剩余的期權就自動回歸期權池,并且如果他們要出售,我有優先回購權。”
行權時間劃定為八年的話,至少未來八年,這三人為了拿到這份股份期權激勵,輕易是不會離開研發中心的,這樣可比簡單的聘用合同維持的關系牢靠多了。
當然,付出的代價也不小,1%的期權,如果全都行權之后,至少也能成為一個億萬富翁了。
“剩下的5%則暫時先不分出去,作為建立期權池的部分,去找獵頭公司,幫我聘一個金融方面的專業人才,既然研發中心要獨立出來成立公司,就需要行政方面的人才,負責研發公司的運營,白秉純作為研發口的負責人就行了,公司運營層面他玩不來的。”
以前研發中心是屬于瑞康醫療的,商業運轉方面都是由瑞康的行政人員接手負責,白秉純只需要管研發就行,就連科研資金都由公司的財務小組負責審批。
現在既然要獨立出來了,自然要組建一套研發中心自己的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金融人才,因為陳長安想要搞的期權池方案,具體的完善還需要精通金融的人才來做。
現在大部分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股份期權激勵模式,瑞康想要做大,自然也要成立一套自己的股份激勵方案,這樣才能留下優秀的員工,將一些高層和出色的科研人才捆綁在瑞康醫療和研發中心的馬車上。
這樣才能鎖住員工的心,增加員工的積極性,增加員工的認同感,同時還能激勵員工努力為公司發展做貢獻,只有公司發展的好了,手里的期權才越來越值錢。
陳長安拿出的5%股份期權池,如果拆分出來,以一萬塊為一股的話,已經非常非常的多了,足夠支持公司很長一段時間的股份激勵計劃,這必須找專業的人才來好好規劃一下。
讓期權池流動起來,有出也有回,健康的運營起來,發揮應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