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植入不成功,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就是破壞眼球結構,說句難聽的話,眼球結構就算不破壞,那也早就已經無法用了....
而且手術失敗的概率是很低的,一千例臨床試驗中,一共就出現了2例失敗的情況,其中一例是因為醫生操作不當,芯片沒有植入到既定位置,后來重新進行了一次補救手術,就補救回來了。
另一次則是純粹的意外,手術的時候醫生可能是因為緊張,不小心把視神經給割斷了....
后來是大主任親自出手補救的,又將視神經給接了回去,不過得休養一段時間才能重新進行植入手術了,第二次進行芯片植入手術就很成功了。
兩次失敗的案例,都是醫生自己的操作失誤問題,而且也沒造成嚴重的后果。
手術事故是無法百分百避免的事情,不管什么手術,都會有操作失誤的可能,最常見的闌尾炎切除術,也不是沒出現過醫生不小心切錯了的事情發生,而且還不少....
這個風險,患者是需要承擔的,但是風險屬于可控的范圍。
可是很多家屬可不這么認為,在他們的想象中,一旦手術失誤,也許會出現芯片爆炸,直接炸掉患者腦袋的事情。
或者即便手術成功了,這么個電子芯片就裝在腦子旁邊,萬一出了啥故障,那絕對是致命的。
對于抱有這種想法的患者以及家屬,瑞康醫療的工作人員也無法做出更好的勸說了,反正該通知的已經都通知他們了,愿不愿意使用那就是患者自己的事了。
不過即便有很多患者都抱著懷疑和擔憂,但是還是有一些患者很積極的選擇接受新事物!
第一批敢于嘗試的失明患者,在得知了視覺假體裝置的具體情況后,第二天就到當地的三甲醫院,請求購買和使用視覺假體裝置了,并且愿意配合進行芯片植入手術。
雖然人數不多,只有八千多人,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有了第一批,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
只要手術都順利,設備也都能成功運行,那么隨著這些成功案例的發酵,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失明患者選擇接受視覺假體裝置!
畢竟,哪個失明患者不希望自己可以重新看見藍天白云呢?
哦,可能只能看見黑天白云了...但是有總比沒有強..
....
另一邊,當華夏國內正在轟轟烈烈的對視覺假體裝置的上市展開宣傳工作時,這個消息也開始向世界范圍內開始傳播了起來。
畢竟,生產研發視覺假體裝置的公司是瑞康醫療,這可是最近十年在國際上風頭最盛的醫療集團!
當瑞康醫療新產品上市的消息通過BBC的駐華記者傳回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堅時,不少美國醫療巨頭,又拍碎了好幾張桌子。
“淦!怎么又是瑞康醫療?”
“這才消停了沒兩年,又出新產品了??”
“上帝啊,快把那個該死的基因販子帶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