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ihone出現以后,這種設計迅速的被扔進了垃圾箱,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李衛東接著說道“我手中的也是一款觸摸屏手機,但是這款手機在操作起來,比蘋果的ihone可差遠了,簡直不是一個層級的,有時候我甚至需要用手寫筆,才能按得準號碼。
同類型的產品,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而且明確的告訴了我們優劣。所以我們做智能手機系統,如果達不到跟蘋果ihone一樣流暢的話,那么我們的產品注定會沒有市場。”
雷布斯也開口支持道;“我認為李董事長說的很有道理。當年我做s的時候,也是有過類似的慘痛教訓。各位都知道,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的s被微軟的office吊打,甚至差一點退出市場。
后來我們分析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產品的用戶體驗感,遠不如微軟的office。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s開始學習office,復制office的功能,最終才活了過來。
我也是做技術出身的,知道產品性能的重要性。但經過那次慘痛的教訓,讓我明白過來,并不是每一位客戶都需要完美的性能,絕大多數客戶選擇的還是更加方便。”
雷布斯發話了,并且還用親身經歷舉例,那幾個不滿意的人也只好住嘴。
蘋果的ios系統,對比安卓系統是有優勢的,特別是在智能手機的早期時代,這種優勢更加的明顯。
相比起安卓系統,蘋果ios系統的安全性更高,軟件融合性更好,拍照更清晰,內存使用率更低,操作起來也更加的流暢。
后來隨著安卓系統不斷的優化,各大手機廠商也在軟硬件方面進行了提升,才使得安卓系統在各個方面開始趕上蘋果的ios。
有些品牌對于安卓手機功能的優化提升,甚至超過了蘋果,就比如拍照功能,不止一個品牌超過了蘋果。
而隨著手機硬件過剩的時代來臨,蘋果ios系統在性能方面的優勢,也逐漸被硬件的提升所抵消,強大的硬件加持下,安卓系統也會運轉的很流暢。
當然手機硬件過剩還是十幾年后的事情了,在2008年,手機配置低得可憐,蘋果ios系統的優越性也更加明顯。
李衛東很清楚,在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代,以當時的硬件水平,想要將操作系統做到ios那樣的流暢程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蘋果的ios系統畢竟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蘋果手機芯片就是根據ios系統專門設計的,蘋果手機的硬件和軟件可以深度融合,這一點是開放系統所做不到的。
即便是李衛東也做封閉系統,但是以國內現在的技術水平,還設計不出與之對應的芯片,也制造不出其他的硬件設備,肯定做不到蘋果ios那種程度。
因此李衛東只能走安卓這條開源的道路。既然決定要開源,那么李衛東的手機系統,未來面對的競爭對手就不是蘋果,而是安卓。
這一場競爭就好比是幾個人被勐獸追捕,你不需要是跑的最快的那個,只需要跑的比最后一名快,就可以活命。
所以李衛東的手機操作系統,不需要達到蘋果ios的水平,只要比早期的安卓系統流暢就可以了。
會議結束后,一眾工科大老們紛紛離去,李衛東卻叫住了雷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