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東這么做,是為了保持裝載機廠的穩定,畢竟當時那種局勢,國企的股份制改革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步子跨的太大,說不定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裝載機廠的管理,跟過去國企時代差不多,雖然進行了小幅度的改革,但在根本上還是吃大鍋飯的套路,并沒有完全引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
即便是改革成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后,富康工程依舊在采用原來國企的那套管理方法,
在這個方面,富康農機的情況就好很多。富康農機前身只是個縣級集體企業,對整套管理架構進行改革的話,不會產生影響。
所以李衛東接手之后,已經進行過多次大刀闊斧的改革,成功引入了現代的管理制度。
至于小狗電器,原本就是李衛東從無到有建起來的,更像是一張白紙,任由李衛東書寫。小狗電器建立之初,就采用了現代的管理模式。
唯獨富康工程,李衛東始終是保持著原來的管理架構,沒敢進行大的改革。
好在國家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比較大,工程機械也非常暢銷,只要產品不落后,富康工程就能賺到錢,而且利潤還不錯。
可觀的利潤,也掩蓋了富康工程在企業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至少以張濤為首的裝載機廠原領導班子,并沒有意識到問題,他們甚至還有些悠然自得,認為富康工程正處于一種蒸蒸日上的狀態。
這也是舊管理模式積累下來的弊病,只要還在獲利,那么企業就是繁榮昌盛的。
對于企業的管理者而言,什么時候企業不再盈利了,才開始考慮企業哪里出了問題。而往往到了那個時候,就已經晚了,企業錯過了轉型的最佳時機,就只能等待死亡。
李衛東清楚的感覺到,骨康工廠在企業管理方面存在著問題。
就以產品研發為例,吃大鍋飯的模式下,研發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研發任務布置下去,在期限來臨之際,拿出來個差不多的東西,就算是圓滿交差了。
然而技術研發這種事情,最忌諱的就是應付。
做研發需要的是一種精益求精,開拓進取的精神和工作態度,如果只是像抄作業那樣,以完成基本任務作為目標,那么研發注定無法取得成績。
研發的問題,只是富康工程管理問題的冰山一角,這種吃大鍋飯的管理,存在于富康工程每一個角落。
“如果繼續這樣吃大鍋飯的管理,富康工程估計撐不了幾年,就會被市場經濟所淘汰。必須得來一場徹底改革了!”李衛東心中暗道。
當初李衛東剛剛接受裝載機廠的時候,還引來了國資部門的關注,那時候李衛東不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只能保留原來的組織架構,繼續使用原來管理模式。
但到了1996年,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國內企業破產、倒閉、改制的數不勝數,下崗職工更是一波波的來臨,而富康工程早已經成為了股份有限公司。
這時候李衛東這個董事長要推翻舊的管理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大概只有富康工程內部的工作人員才會關注,完全不會造成社會影響。
“回去以后,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李衛東心中默默的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