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市紡織品批發商城,規劃用地是500畝,一期工程的的建筑面積37000平方米,一共設置了3500個商位,目前批發商城的一期工程已經建筑完成,并且經過了驗收,現在正處于招商階段……”
省宣傳部門的李主任面對記者侃侃而談。
“李主任,有報道稱,青河市的批發商城建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地方,不僅周圍非常空曠,批發商城里也有商戶,所以旨意青河市批發商城是一個面子工程,還有外國媒體稱這是一個鬼堡,不知道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情的?”記者馬上問道。
李主任干咳一聲,開口說道;“青河市紡織品批發商城,雖然距離青河市中心比較遠,但是配套的交通設施完善,而且已經有大量的商戶入駐,當然不可能是什么面子工程,也不是外媒所說的鬼堡!
我們省里面也專門派了調查組去青河市進行實地調研,根據我們實地調研的情況,目前青河市批發商城的運營非常良好,一切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我也希望各個媒體和廣大群眾,切莫信謠傳謠!”
第二天,李主任對批發商城的回應便出現在了報紙上,然后又是一連串的轉載。
而幾經轉載之后,新聞標題也出現了變化,諸如《相關部門回應:“鬼堡”運營良好》、《當地否認“鬼堡”是面子工程》之類的標題也隨之出現。
看到這樣的新聞標題,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不信的,覺得肯定是地方上為了自己面子,故意遮遮掩掩,掩蓋真相。
而趙亮趁著這番熱度,又寫了一個后續報道,并且再次貼了好幾張批發商城內空蕩蕩的照片,來印證自己的說法。
……
青河市火車站,孔振龍走下了火車。他背上了自己的行李,然后又將一個黑色的牛皮老板包夾在了胳膊下。
九十年代,做生意的人很流行一種皮夾包,里面可以放鑰匙、大哥大、現金之類的,皮夾包往胳肢窩下一夾,是很多老板的做派。
然而孔振龍并不是一個老板,他是一名新聞記者,而且還是央電《焦點談談》的記者。
他胳膊下夾著的那個黑色老板包,里面裝的也不是大哥大和現金,而是一個小型的錄像機。
九十年代的新聞工作者,使用的還是肩抗式的錄像機,一臺錄像機十幾斤重,扛著這么一臺東西,隔著好幾百米就知道這是位記者。
《焦點談談》屬于深度新聞報道欄目,經常會使用隱性采訪的手段,像是大號的肩抗式錄像機,自然是沒有辦法使用的。
所以節目組特意花大價錢,從國外購買了小型攝像機,可以放在一個老板包里,用于進行隱性采訪。
而孔振龍此行的目的,就是報道青河市的紡織品批發商城。
“鬼堡”的新聞雖然成為了當時的熱點新聞,但是還驚動不了《焦點談談》這種頂級的節目親自來探訪。
但是后續報道的出現,卻讓《焦點談談》的主編覺得,應該來調查一番。
報刊上說批發市場是鬼城,而且還有圖有真相。地方上卻進行了否認,并且說批發市場運營很正常。
到底是誰說謊了?是媒體做假新聞,還是地方為了面子故意遮掩真相?
無論是哪種可能性,都是一件值得去深度報道的事情。
于是《焦點談談》便派出了王牌記者孔振龍前往青河市,調查事情的真相。
孔振龍走出火車站,立刻便有好幾個三輪車師傅圍了上來,依舊是那套“老板,去哪兒”、“老板,坐車不”等臺詞。
孔振龍轉了一圈,選了一個看起來比較靠譜的三輪車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