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陸宸得到科技編輯器,已經快三個年頭了。
而他本人,也漸漸從一個校園中青澀的青年,成長為了一個成熟的男人。
三個月的時間,實驗室里的加工中心,一共生產了一千五百個智能核心,用來裝配成T-1型機器人,正好能裝配1500個。
而三個月的時間,在宸升建筑的全力施工下,T-1型機器人的所有零件生產線全部竣工。
再加上陸宸手里有大批成熟的制造業工人。
這意味著從今天起,他就可以正式生產T-1型機器人了。
除此之外。
陸宸掏出科技編輯器。
上面顯示著“超高精度機床設計方案”、“機床材料技術”研發完成的信息。
三個月的時間,關于超高精度機床的兩項關鍵技術,全部被科技編輯器攻克。
這么長時間,對科技編輯器這件外掛來說,算是比較長的了。
但要知道,科技編輯器上顯示的“超高精度機床設計方案”,可不止一種機床。
它包括車、銑、磨、鉆床以及數控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等多種超高精度機床。
可以說,人類現在所擁有的所有機床類型,它無所不包。
機床材料技術也是如此,不止是機床床身的材料,還有各種加工刀頭的材料等等。
所以說,三個月的時間,已經非常短了。
相對來說,R-101的團隊總共一千六百多人,只是攻克更簡單的測量技術,就花了足足兩個多月的時間。
不過好在兵分兩路之下,超高精度機床的問題,總算被陸宸解決了。
當然,現在他不需要那么多種超高精度機床,這些技術更多的是作為他的技術儲備。
目前來說,他只要能生產出一種超高精度機床就行了,那就是數控五軸聯動加工中心。
其他機床,他暫時可以從國內購買,反正T-1型機器人其他零件的生產,并不需要那么變態的工業精度。
也就說是,在T-1型機器人工廠徹底大規模生產之前,陸宸還得再建一座機床廠,專門用于生產五軸聯動加工中心。
機床廠的產房,陸宸早就讓宸升建筑造好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按照生產工藝鋪設自動化生產線。
如果陸宸只是初涉制造業的新人,他現在就算手里有技術,也不可能將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生產出來。
但他手底下可是有著近乎完整的弧光汽車生產技術,作為高端制造業的代表,陸宸手里有太多高端制造業的頂級人才。
只要有完整的技術,鋪設這樣一條自動化機床生產線,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就這樣......
被發達國家卡了幾十年脖子的超高精度機床制造技術,陸宸在科技編輯器、文明科學院以及他手下高端制造業人才的幫助下,短短三個月就解決了。
簡直跟做夢一般。
有了超高精度機床技術,陸宸發展工業化的基礎,將變得更加牢靠起來。
他也第一次體會到了,科技編輯器加上文明科學院的威力,遠遠不是一加一那么簡單。
這是一種能夠將外界遠遠拋在身后的,變態的研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