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CPU芯片只有一顆,顯卡芯片同樣只有一顆,而一條內存……則有幾顆甚至十幾顆!
可以說,全世界的晶圓廠,幾乎大半的產能都是用在內存顆粒上的。
所以一旦遭遇半導體低谷,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便是內存。或者翻過來,內存的產能情況也足以影響整個半導體行業。
而這個時候,主要產能是內存的晶圓廠,如果缺乏抵御風險的能力,那么破產是分分鐘的事情。
譬如上個年代,DRAM價格從1984年初的4美元/片一路下滑到1985年的30美分/片,這場寒冬就直接導致了Intel退出內存市場。
“并且,僅從抵御半導體周期性低谷來看,放在內地也比放在島上更有優勢。起碼……成本便宜啊。”蘇遠山笑道。
曹成興輕輕呼了口氣,也笑道:“是的。”
……
目送蘇遠山蹬上車離開,曹成興皺眉沉思。
片刻后,他回頭望向林永固:“永固,這個小蘇總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很聰明。”林永固笑了笑,思考了片刻后補充道:“毋庸置疑,他在集成電路設計中是天才。真正意義上的那種——以至于,他上大學都不屑于再念相關專業,轉而去學了物理。而且據說他的物理也是全程自學的。”
“嗯,這我知道。”曹成興點頭:“可正是因為他太聰明,我反而覺得他這樣急切的促成我們落地大陸有什么額外的想法……”
林永固想了想道:“我猜了一下,其實他的想法就是促成晶圓廠落地大陸。他說得沒錯,內地對芯片的需求確實很大。”
*
*
坐在車上,蘇遠山眉頭深深皺起。
他大概猜測,特區那邊倒不是想引進最先進的,只是開個口好談。最終目的還是想讓聯電來建個次一等的。
譬如0.8微米,這樣便能形成一個引導效應。
對于半導體行業,特區還是很有想法的。
可政府卻沒考慮到,國內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在未來三十年間,最大的問題都不是頂級制程,而是本土自產。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國內最芯片的需求量是指數級增長的。長久以來,國內進口的第一大類就是芯片!
當然,直到后面蘇遠山的老東家被掐了脖子,大家才意識到,哦……原來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技術,是真只有全部進口。
“剛才你說的是真的?”陳靜瞥了蘇遠山一眼,輕聲問道。
“你說國內需要大量芯片?”
“嗯。”
“是真的。”蘇遠山笑了笑:“國內對芯片,對晶圓廠的渴求超出你的想象。只要建了,就一定會賺錢的。”
“那你為什么不建?”
“因為我們的追求不一樣。”蘇遠山閉上眼睛養神道:“遠芯的錢要么投進基礎研發,要么用來買最先進的制程,總之不會買落后于時代的產品。”
“那與遠芯的氣質不符。”
“……”
“是不是挺無語?”蘇遠山閉著眼,嘴角浮起笑意。
陳靜抿著嘴,也笑道:“有點,不過我同意。遠芯就是要有不一般的氣質。”
“感謝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