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在現在,這一些都尚未發生。
Java連襁褓都算不上,就更別提后世諸如Spring和Apache等將其送上王者寶座的開源組織了,這倆組織還沒影呢。
此時的SUN,只是一個低配版的蘋果公司——還是沒有喬布斯的那種。
或者說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陽。
正符合當遠芯的對手——把它摁下去!
并且從長遠來看,瀏覽器的收費是可以或者說必須放棄的,數據庫也可以轉為開源項目,建站工具更是可以轉為線上建站系統——就是那種提供各種建站模塊,以供給用戶建立個人主頁的系統。
這些都可以丟,唯有CC語言不能丟。
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而是未來互聯網浩如煙海一般的內容的描述語言,是基礎,是承載。它就是新時代的“JAVA”!
當蘇遠山如抽絲剝繭般將幾大工具軟件的未來做出分析,并娓娓道來之后,卡莉的眼中終于也升起了如楊怡雯那般的亮光。
她緊緊地盯著蘇遠山的削瘦的臉龐,心中不斷地感慨著。
這個家伙,莫非真的是上帝眷顧的孩子?
哦……他不信上帝。
但為什么他會有如同上帝一般的視覺,能夠把整個互聯網的未來看得一清二楚!
是的,卡莉在心中沒有用“預測”這個詞。
因為蘇遠山的分析雖然建立在“預測”上,但他的邏輯周全,嚴密,沒有任何可以推翻的——就仿佛他親眼見證過一般。
他說的話,會讓人不知不覺地相信,他是對的。
卡莉想到了蘇遠山一直所說的互聯網思維——或許這就是互聯網思維吧?
就如同科幻作者那般,把自己親身帶入進那個世界,然后站在那個世界中觀察著未來。
……
蘇遠山自然不知道自己給卡莉帶來了多大震撼,他頓了頓,繼續安排道。
“遠芯不是小公司,小企業,不需要盯著每個碗里的飯。我們目光一定要放長遠,譬如盯著鍋里,盯著案板上,甚至盯著土地里!”
“如果一個巨頭只盯著某個軟件的得失——當然前提這不是它的核心軟件——那么它能成為一個巨頭,但無論如何也稱不上偉大。”
蘇遠山說著便想到了微軟。
前世的微軟對網景的絞殺,可以說完全是網景自己作死——從93年到95年上市,網景都是當之無愧的瀏覽器市場的老大,微軟甚至都沒有和它過招的**。
但隨著網景膨脹到數次嘗試基于瀏覽器操作的網絡應用系統,這才驚動了微軟的神經,開始手忙腳亂地購買了一家名為望遠鏡娛樂公司的瀏覽器授權,并以此開發出了InterExplorer。
在微軟眼中,瀏覽器只是基于它的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之一。
如果把操作系統比喻成一個商場,那么微軟就是商場的老板,其他軟件企業就是商戶,其他軟件就是商戶開發的產品。
微軟作為一個開商城的,沒必要在自家的商場里面開個店來和自己的商戶競爭。
這大概便是微軟沒有選擇瀏覽器,而是選擇網站建設工具作為自己商業軟件開發項目的原因。
(注:一家之言,但從微軟后面的做派來看,微軟針對網景的行為和理由是說得通的。微軟畢竟不是某廠……你們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