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即將成立的發展改革委,便是既對國內經濟環境進行調控,又可以直接政策干預的一個部門——因此它的權力和影響力之大,以至于被人稱為小G務院。
這時,楊光信突然輕嘆了一聲:“大企業就像是已經滾起來的大雪球,無論下雪還是化雪,都不會直接對它造成影響。而小企業,就像剛剛滾動的石子,一陣風,一場雪,或許就能助它上青云,也能讓它遭到滅頂之災。”
蘇遠山便點了點頭:“沒錯。所以對于滾起來的雪球,對于巨頭來說——這里的巨頭,還包括大型的國企,最致命的還是在前進的過程中走錯方向。”
“滾到沒雪的地方,雪球會慢慢融化;滾到懸崖邊,會直接粉身碎骨;滾到雪多雪厚的地方,則會盆滿缽滿。”
這時,寧主任眼神一閃,由衷地感慨道:“誰說企業如此?國家亦是如此啊……”
“是啊……”蘇遠山也感慨著:“所以,我們錯過了兩次工業革命。如果連第三次工業革命都再不好好學習的話……”
“這也是遠芯為什么始終有一種緊迫感的原因,因為我們比起西方發達國家差了很多,特別是基礎工業,差的太多了。”蘇遠山望著寧主任繼續道:“在遠芯,我們有句話是不要慌,慢慢來,但再慢慢來不等于不來。”
“遠芯對未來的技術爆發進行過正式的預測,從現有的技術發展上,我們對未來如下幾個產業懷著相當的憧憬和期待。”
“首先便是半導體行業,因為它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后的**,它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遠的、無數個行業的基礎。無論是軟件行業也好,還是互聯網行業也好,還是人工智能AI行業,自動化生產……這些,都離不開半導體行業。準確的說,都離不開芯片。”
“這便是遠芯砸鍋賣鐵也要搞晶圓廠引進,就算投入兩年半、現在至今沒有見到一分回報,也要堅持搞光刻機的原因。”蘇遠山望向眾人,很誠懇地道:“越有錢,便越是知道,錢真的不是萬能的,有些設備,真的是要跪著求才能買到,甚至還……買不到。”
這句話說得眾人都沉默了下來,特別是楊昌偉,他長期都在外經貿委工作,算是最理解國內想要引進先進產品,特別是基礎工業設備的難度。
現在西方表面上是松了口子,說是民用設備不限制。可那些都是他娘的高價成品——譬如各種實驗設備,醫療設備等等。
真正能夠從基礎上扭轉國內工業產業局面的各種機床,那是真的難于上青天。
說到機床,國內目前已經買到了一批機床——這也得歸功于遠芯,或者說志遠EDA。曲慧的團隊不斷在機械CAD和數控系統上傳來捷報,并以志遠被蘇遠山賣給“八國聯軍”的身份,最終和國際巨頭完成了合作。
再加上答應無比苛刻的條件,這才在重重的困難下將機床運了回來。
蘇星河院士見氣氛有點凝重,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笑著用兒子慣用的話安慰道:“任重道遠,慢慢來。”
“嗯,是,我不著急。”蘇遠山想到光刻機的進度,輕輕呼了口氣,笑著道:“接下來便是互聯網。”
“互聯網……我先問一下,諸位領導,你們認為的互聯網是什么?將會是什么?”
蘇遠山望著眾人,輕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