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容量最大的閃存顆粒已經能夠到單粒8MB,理論上一個拇指大小的優盤可以塞進兩粒甚至四粒,但價格也是呈比例上升的。
現目前的nand顆粒主要還是intel和鎂光在生產,而且價格極為昂貴,應用場景也大多用在對磁盤讀取速度有需求的地方,因此它一般被當作“高端硬盤”的核心存儲介質。
而優盤,這種明顯是為了替代軟盤而生的設備,光是一個成本,就釘死了它的普及率。
因此,江濤那邊很是郁悶……
……
“這次搞定了工藝,最開心的應該怕是姜濤師兄吧?”蘇遠山收回思緒,笑呵呵地問道。
“嗯,不過上次他吃了一次虧,現在有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味道。”李明柳也是一笑:“而且他們那邊財務已經獨立了,沒了眾芯的輸血,最近日子過得不是很好——要不把他收購過來?”
“額……還是算了,收過來輩分那不亂了?”
姜濤的遠眾微電子是眾芯的全資子公司,眾芯又是遠芯的合資公司,然后姜濤又是遠芯最早的員工……這要是收過來……先不說股份問題,光是這個輩分,就不好論。
而且蘇遠山骨子里也是希望能夠涌現出更多優秀的專業芯片設計企業的,他又不搞康采恩托拉斯,沒有必要把所有團隊都歸于遠芯旗下。
“那你就得好好給他打一下氣,我見他最近著急上火的。”李明柳便是一笑:“當初他們和我們同步搞控制芯片,滿以為能夠開辟一個嶄新的市場,能夠拿下一片紅海,現在被現實無情地蹂躪……你要不管他,我覺得他會找你扯皮的。”
蘇遠山啞然。
不過……想一想還真是那么回事——當初姜濤和李明柳兩人分工很明確,而且還是在蘇遠山的安排下進行的研發。如今姜濤那邊成果是出來了,可市場不接受。
如果蘇遠山不管,那肯定說不過去。
“沒事,等MLC架構的NAND芯片一下線,優盤立刻起飛!”
“嗯,我也是這么說的。”
……
隨著李明柳一路回到科技園,蘇遠山沒有第一時間去晶圓廠,而是去了設計中心給眾人鼓了一下氣,緊接著便被聞訊而來的姜濤堵在了李明柳的辦公室。
看得出,姜師兄最近確實有點著急上火。
“小山。”見辦公室里只有蘇遠山和李明柳,沒有外人,姜濤直接關上房門,心急火燎地道:“優盤這玩意當初你說得就跟馬上要革了軟盤乃至光盤的命一樣,現在倒好……我們搞了一年多啊……”
“師兄別急,當時我不是說了,要配合多層架構的閃存芯片才有性價比嗎?而且誰讓你買那么多單層的SLC顆粒了?Intel的東西你又不是不知道,毛貴……”
“……我這不是聽你說的,看好這玩意么……”姜濤一臉無奈:“這都一個月了,除了同行買了點,然后送人送了點,有些大電腦店拿去當鎮店之寶拿了點,根本就賣不動。而且他娘的還有人和我們搶專利……聲稱他們也發明了基于USB接口的閃存盤。”
“嗯,沒事。”蘇遠山笑著安慰道:“等到這邊MLC顆粒出來后,成本一下就能降下來了——是吧老李?”
李明柳點了點頭:“這次拿去流片的架構還是采取的2D架構,但即便如此,單位晶圓面積的容量成本也降低了一半。等3D架構的工藝成熟,到時候要多少就能堆多少。”
姜濤聞言便是一怔!
在過去一年多,他一直在和李明柳團隊進行各種配合,也知道李明柳他們在搞定了MLC架構后,也一直在往多層堆疊的方向努力。
如果拿房間來舉例,intel目前的SLC顆粒就是單獨的一間屋子,住一個人。然后MLC顆粒就是把這間屋子隔成兩個單間,住兩個人。
所謂2D架構,便指的是這屋子是平房。3D架構,則意味著是樓房——可以無限地堆疊。
如果真那樣,現在一片最多不過8MB的SLC閃存顆粒,今后說不定能夠達到128MB,512MB乃至更多——只要制程和工藝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