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李明柳的意思,他搞定3D架構了?
“搞定了?”姜濤試探性地問道。
李明柳含著笑,卻也沒有給出準確的正面回答:“現在拿去流片的架構,因為工藝上采用了最先進的0.5微米,所以容量能夠做到單片顆粒32MB——而成本卻只比intel的貴一點點。”
姜濤猛地跳了起來:“我靠!那豈不是直接起飛?”
“然后明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或許單片顆粒就能達到64MB,或者更多。”
……
……
目送姜濤美滋滋地離開,蘇遠山和李明柳都禁不住含笑搖頭。
看得出來,沒有了眾芯的輸血,遠眾微電子……確實任重道遠。
當然,遠眾微電子這邊一直把寶壓在優盤了,也客觀上讓他們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現在聽到優盤的成本能夠呈指數級下降,姜濤自然就能開心起來了。
只不過……他倒是忘了,要推廣一款新接口的新設備,除了價錢,還得有概念上的宣傳。
“你說說看,3D架構的主要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蘇遠山收起了笑,轉而正色起來。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這才是他趕來這邊的真正目的。
作為遠芯的老總,他可以只關注結果,但作為一個工程師,他就必須得關注具體的技術實現了。
李明柳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天才,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但蘇遠山還是很好奇,他是如何解決多層架構的各種問題的。
因為,就連蘇遠山都不知道在閃存芯片的設計領域中,是如何實現多層架構的。
他是搞CPU的,他只會用FINFET架構。
“其實邏輯上很簡單,主要還是工藝實現。”李明柳打開電腦,調出EDA,開始給蘇遠山講解起來。
隨著李明柳的講解,蘇遠山眼睛也漸漸亮了起來。
“很好,老李!”
蘇遠山慢慢地握著拳,深深地呼了口氣。
“接下來,就是要為我們的USB接口添加一把火了。”
“為什么不是給閃存芯片找應用環境?”李明柳反問道:“譬如……我知道,你一直在想著在手機上搞出一些動作來。”
“呵呵,那個不著急。”
蘇遠山抿著嘴,視線落在李明柳的CD機上。
“老李,你聽歌用隨身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