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遠山這番話說完,所有人都默默無語——蘇遠山在過去的幾年中,幾乎從來都不提遠芯創立之初的事。這是因為,蘇遠山在把遠芯轉為“大家”的。
于是這才有了遠芯的股權大分配,有了創始人團隊,有了遠芯控股,有了這個執行董事會制度。
而今天,蘇遠山卻第一次說出了是“他”“鼓動父親和小舅成立遠芯”……
這只說明一件事,蘇遠山不允許任何人質疑和反對他的判斷。
——嗯,事實上,他想多了,沒有人質疑。
在五年中,遠芯的發展已經證明了,蘇遠山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天才,二十二歲就成為副教授的牛逼人物;更是一個眼見卓越的、思想超越時代的企業家。他在大方向上的判斷,從來沒有失誤過!
“基于這種考慮,我簡單地總結了一下,遠芯未來面臨的挑戰,將會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當其沖的,應該是我們晶圓廠的擴建。”
蘇遠山說著便望向了張汝金。
后者雖然微微一笑,但也滿是苦澀。沉默了片刻后,張汝金摘下眼鏡,又望了一下四周。
“我昨天才從霓國回來,在霓國,我拜會了尼康和佳能這兩家光刻機供應商。他們雖然都表態,他們會以與遠芯的合作為重心,但當提到WA協定時,他們明顯不敢給出承諾。”
“但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張汝金知道,蘇遠山既然第一個便提到了德遠,這就表示蘇遠山最看重的便是晶圓廠——因為它是目前遠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芯片的制造方。
“因為采用了遠芯光學團隊的不少技術,尼康那邊也不希望把我們得罪得太狠,他們表示,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在WA協議生效期完成我們的訂單——當然,能完成多少,也是沒有作保證的。但能插個隊,也算是個好消息吧。”
蘇遠山點了點頭,這確實算是一個“好消息”,就是有點像后世,臺積電加班加點完成7nm訂單一樣……
想到此,蘇遠山心中就一陣氣血涌動。
沉默幾秒后,張汝金又道:“然后,既然要作最壞的打算,那么我們就要減少對國外清單上的尖端科技產品的依賴性。所以,光刻機自主化,迫在眉睫。”
張汝金戴上眼睛,翻開筆記本。
“但……情況也不容樂觀。國內光刻機,有太多的零部件受到國外產業的制約。”
(這個會,真他娘的不好開,容我整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