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主義”這四個字,終于還是被陳靜在執行董事會上正式提了出來。
嗯……這也正常。
段勇平自從接任CEO,全面負責行政和日常管理業務后,陳靜的工作重心就轉向了企業戰略方向,以及人事管理方向——他們二人的關系,頗有點像書記與政府首腦。
因此,陳靜就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觀察思考遠芯的組織架構和人事關系。
遠芯的山頭主義,一直都有,也一直都被壓制著——準確地說,是被蘇遠山用強大的個人影響力壓制著的。
但即便蘇遠山的個人影響力再強,依舊無法影響到整個遠芯的各個角落。
在注重“關系”的國內,電科的畢業生天然就擁有了更高的起點和優待——隨著遠芯愈是強大,這種情況就越是隨處可見,無法擺脫。
陳靜甚至可以預見,今后遠芯將會形成一個以電科畢業生為主的龐大利益網絡,就算在座的幾位大佬有心想要撕開這張網,也會因為關系太復雜,而不得不選擇放棄。
沉默之后,所有人都望向蘇遠山。
目前遠芯里面,電科幫最大的山頭就是他了。
蘇遠山的眉毛擰成了一團。
片刻后,他緩緩呼氣:“我同意。但怎么解決?大家有思路沒?”
席小丁看了一眼身邊的秦為民,又望向蘇遠山,試探地道:“要不,從今年開始,對電科的畢業生提高入職要求?”
田耀明馬上道:“這個是不是有點過了?我覺得一視同仁就好。老秦你說呢?”
“嗯……”
秦為民也和蘇遠山一樣,在聽到陳靜分析后就開始眉頭深鎖。
他作為蘇遠山的師兄,比任何人都清楚蘇遠山心中其實一直都在擔心電科幫“坐大”,但讓人有些無法言說的是,他們幾個坐在那里不動,就是山頭。
遠芯是由“借”幾十號電科的研究生起家的,那些人目前也都成了遠芯的中堅力量。
他們也是山頭。
而如今蘇星河教授當了電科校長。
那更是一座珠穆朗瑪峰一般的山頭!
——即便每一座山頭都不說話,但依舊可以影響到下面員工的想法和行為。
“提高入職要求吧。”秦為民看著蘇遠山,輕輕地嘆了口氣:“確實,陳總說得對。遠芯不能是電科的遠芯,甚至遠芯都不能僅僅只是我們國家的遠芯……她應該是一家世界級的企業,只是碰巧總部建在省城。”
聽到秦為民都這么說了,段勇平在一旁不留痕跡地松了口氣,笑道:“要不這樣,如果提高入職要求的話,對電科的畢業生未免太不公平了。我們設定一個入職比例好了……”
“嗯,這個可以。”陳靜點了點頭,迅速在筆記本上寫了幾筆后又望向張汝金:“張博士,德遠那邊雖然不在遠芯體系,但我也提醒一下,在德遠,島上的工程師抱團現象很嚴重……”
張汝金慢慢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