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打印出來,省的以后再打印一次。
打印完歌譜,梁涼從復印社出來的時候,和一個二十五六的青年走了個對頭,那青年手里拿著一疊稿件,眼睛也不看路就瞎走,差點和梁涼撞到一起。
“對不起!對不起!咦?”
青年忙不迭道歉,隨后就驚訝了:“你不是畢勝歌舞團里唱歌的那小伙嗎?”
梁涼這才仔細打量了一下對方。
一個二十四五歲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青年,但他定不認識。
“你認識我?”
“你是不是畢勝歌舞團的主唱歌手?”
“你看過我們的演出?”
青年興沖沖的來到梁涼面前。
“我看過你們的演出,對你印象非常深刻。”
算是一個粉絲。
梁涼準備和對方打幾句哈哈就回去,但是對方一句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叫李志洲,是連灣晚報娛樂版的采編記者,我給你們歌舞團寫過報道。”
梁涼一下就想起畢勝歌舞團最后一場白場演出前,連灣晚報登過一篇介紹他們歌舞團節目的文章。
“那天連灣晚報上刊登的那篇介紹我們歌舞團的文章是哥你寫的?”
李志洲點頭。
“李哥!這個必須得握握手了,正好現在天也快黑了,老弟我請你吃頓晚飯吧!”
對方是連灣市銷量最大的晚報娛樂版的采編記者。
梁涼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工作,對他而言則是非常有用處的一個職業。
“哎呀不行不行!我還沒下班呢,我把這份稿子打印一下還得趕回報社去。”
“這么不巧呀!那改天…明天中午怎么樣?明天中午你到東方廣場來,我現在在海韻歌舞廳工作,明天中午請你吃飯,就這么說定了。”
梁涼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從此也要走了李志洲的傳呼機號碼。
然后匆匆的回到歌廳。
吃完晚飯,他帶著隋福祿和許河濱去了一趟紅星機械廠宿舍。
明天上午王帆正好沒有班,去買琴還得靠他。
十三號上午八點,樂隊的人到齊了。
他們上午的任務就是去買電子琴。
在連灣最大的渤海商城,經過精心挑選,王帆挑出了一臺黑色的雅馬哈psr410電子琴。
在當時這是市場上最貴的一款琴了,售價3500元。
雇車把電子琴拉回海運歌舞團的時候,已經快十點多了。
海運歌舞團的大門外已經來了一個裝修隊,正在粉刷墻壁和更換招牌。
既然歌舞團的名字叫海運,那么蔚藍色是必不可少的。
墻壁粉刷完畢后,還要畫上新的宣傳畫。
電子琴被抬進了大廳,放到了舞臺上。
現在樂器全和了,樂手也全了,但梁涼覺得好像還少一樣東西樂隊需要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