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首確實不適合過年期間表演。”
“難道是唱給走了的人聽的?”
“那倒不是!”
“只要不是白事的曲子,有什么可忌諱的?放!”
東道主既然發話了,農民樂隊也就沒什么束縛了,隨后古箏的《刀劍如夢》和嗩吶的《假行僧》都上場了。
兩首曲子演奏完畢,吳德柱龍顏大悅。
“把《恭喜發財》仔唱一遍!”
高興當場就抗議了:“吳哥!這只是個拜年不是開演唱會,不能唱太多的,沒看我們的姑娘手都凍撓勾了!”
“得得什么!三百元!唱不唱!”
有些事情被要求的一方之所以遲遲不同意,說白了就是利益沒有達到心理預期。
吳德柱咔嚓一聲加了100元,仿佛一股春風促進了農民樂隊成員的心理,手自然也就溫暖了。
梁涼也就再次把《恭喜發財》唱了一遍。
這樣一來農民樂隊就等于表演了五首歌曲,轉了300塊錢。
孤山機械廠對門是孤山鎮供銷社。
供銷社化肥組的組長閑著蛋疼在大道邊看風景,也就看到了機械廠院子里的表演。
他本著不看就是虧了的想法背著手拖拖地來了,正好聽到了梁涼演唱最后一遍《恭喜發財》。
他一聽這歌好呀,這必須要弄到他們化肥組唱一回。
于是他就去問《恭喜發財》多少錢?
高興想了想回答:“一百塊錢兩首!”
這位化肥經理二話不說:“到我們那里唱兩遍!”
于是,農民樂隊就從孤山鎮機械廠轉移到了孤山供銷社化肥組。
這個時期的供銷社各個組也都承包了,在農村商店的沖擊下,他們的日子并不好過。
但是化肥組除外。
化肥市場在當時還沒有開放,只有供銷社一家可以經營化肥,所以他們這個組日子是相當滋潤的。
擺好了家伙就開始唱戲,化肥組經理也不要別的節目,就《恭喜發財》來兩遍就完事兒。
供銷社其他組的員工都圍上來看熱鬧。
供銷社書記一看,就算供銷社現在不景氣,請這個小戲班子唱兩首歌還是請得起的。
于是,供銷社又出了二百元,把你們樂隊的節目表演了四首。
這樣,樂隊就賺了六百塊錢。
有這六百塊錢打底,高興就有了底氣,供銷社演完就跑到孤山鎮街面上的商店挨家去問。
結果還真做成了兩筆生意。
一個賣日雜的店鋪和一個批發部各出了二百元又演了兩場。
這兩場演完,也就十點半了。
農民樂隊這一上午演出收入了一千元。
在梁涼眼里只是小菜一碟,但在農民樂隊成員眼里,卻是收獲頗豐。
高興就把人帶到了年后唯一開門營業的供銷社飯店里,刷刷刷就點了八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