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紋菊是下午兩點鐘驅車來到梁家的。
中午她說她有事情要辦沒法抽身過來,但具體什么事情她沒有說。
秦紋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上了一萬塊錢的禮金就匆匆離去了,連飯都沒有吃一口,臨走的時候眼神復雜的看了梁涼一眼。
房子上梁完畢,下面就是開始里外的收尾工程。
吊天棚,粉刷墻壁,安裝門窗,鋪室內的瓷磚地面。
四天過后,梁涼家的房子就像模像樣了,外面的墻壁是白色和淺粉色水刷石,還勾勒有一些圖案。
乳白色的門窗給人一種干凈柔和的感覺,同樣乳白色瓷磚鋪成的地面和白色的墻壁讓屋子顯得異常亮堂。
九米的跨度足以讓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把屋子里間隔出自己需要的隔間。
前面是六米跨度的主房,后面剩余的三米跨度就做成了洗浴室衛生間以及小倉庫小臥室什么的。
反正空間比原來的老房子大了一倍不止。
在瓦匠收拾房子的這幾天里,梁涼也沒閑著,他開著那輛伏爾加幾乎走遍了崖河各個五金機械商店,還跑了一趟西柳大集,買來了一套稀奇古怪的設備和一堆電子元器件。
利用自己買的設備和上一世打下的木工底子…
他上一世可是自己做過吉他的人,木工技術雖然說不說高超,但也說的過去。
他閑得蛋疼地做了一把異形電吉他。
做得過程還是很痛苦的,就算他湊著買了一些設備,但還是有一些設備買不到,就只能靠手工打磨。
這讓他差點動了開那些能制作吉他的小車床企業的念頭。
電吉他和木吉他的制作差別巨大,它的發聲原理比木吉他復雜的多。
因為買不到好的拾音器,梁涼費了好幾天功夫做出的這把電吉他除了外表拉風外,音色也就那么回事兒,按照音色區分價值,這把琴頂多值三四百塊。
但不管怎么說,這是他這一世做的第一把電吉他,最大的收獲就是他能系統的記錄下電吉他的制作過程,以及需要的設備和選材各種元器件等。
他這兩天做琴的時候,每到放學后,許梅就像個跟屁蟲一樣圍著梁涼看他做琴。
她對梁涼能做出電吉他簡直羨慕的不要不要的。
當這把琴做好后,他成了第一個試彈者。
“你做這把琴外形倒是挺好看的,但是音色和我那把差距比較大。”
這把電吉他的形狀有點像二十幾年后西方某大國那個沒譜總統的發型,確實挺搞的。
“這上邊有些元器件只能說是湊合著用,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檔的零件,買不到那么好的,如果能買到好的部件,比如好的鋼弦,拾音器什么的,它的音質還是會再提升一個檔次的。”
不過就算是用最好的部件提升一個檔次,它也僅僅能達到中檔的水平。
因為這把吉他僅僅是梁涼做的一個試驗品,很多工序都被他省略了,就這把吉他的份量就沉的要命。
一整塊實心木料,沒有一點鏤空,它不沉才怪。
這把吉他新學手的人拿著練習也算湊合。
梁涼準備把這把琴送到琴行去,賣個二百七八十塊錢還是可以的。
房子收拾的差不多了,里面的擺設自然是要跟上的。
梁涼背著手在屋子里轉悠,心里在算計著要購置的家具和電器。
然后開著那輛伏爾加,從崖河家具店跑到家電商場,定制家具購買家電。
電視機電冰箱電冰柜,洗衣機,錄音機,VCD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