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校開業的時候,海韻琴行的生意是最興隆的,短短幾天時間,超過二百把吉他,一百把貝斯和鍵盤,還賣出了十幾套鼓。
雖然賣出的東西不少,但是銷售額并不高,吉他貝斯幾乎都是三百以下的,鍵盤也沒有超過千元。
這些低檔貨銷售額低利潤也不高。
海韻琴行銷售的樂器沒有因為有學校這么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就賣出不合理的價格。
它們的售價不但不高,反而比市面上的售價還低了一些。
每一件樂器的利潤都是幾十塊錢,沒有超過百元的利潤。
梁涼并沒有嫌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怎么能成江河!
什么事物的發展都是由小到大,積少成多的。
只要打下了基礎,早晚都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徐威第一天上課的心情是有些激動和忐忑的。
他教的這一班學員是年齡最大的一個班,學員的平均年齡在十七歲左右,最大的更是超過二十歲。
這個年齡學吉他也不能說晚,只要肯下功夫一樣可以成為高手。
這些大齡學員是徐威自己挑選的。
閆良過來征求他喜歡教什么班的時候,他想都沒想就挑了個大齡班。
他認為教那些小孩子太麻煩,他們容易搗亂。
但是他忘了這些大點學生更愛搗亂。
這些大齡學生很多,多多少少都能拔了兩下,不少人還會掃弦。
別看這些家伙水平不咋地,但是眼光可不低。
在海韻歌舞廳駐場的樂手和在這里學習的樂手他們有不少都認識,沒想到第一堂課來教他們的,竟然是個不認識的人。
而且更加不能忍受的是第一堂課竟然教他們認識吉他。
“老師!吉他我們都認識,你還是教我們怎么樣?在最短的時間變成一個好的吉他手吧!”一個學生坐在座位上大模大樣地說道。
“這位同學!你現在還是學生嗎?”
這是一個年齡在十六七的學員,看樣子應該是個中學生。
“是學生怎么了?”
“你在學校的課堂里發言,就是這么坐著和老師說話嗎?雖然這只是一個藝校,但對老師也要尊敬,哪位同學要發言請先舉手,否則我不會回答你們的任何問題。”
徐威拿起一把吉他就準備繼續講吉他的構造。
剛才那個學生這會舉手了,在得到徐威同意后又把他那個問題敘述了一遍。
“這位同學!不管學什么東西都要打好基礎,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什么東西都是沙灘城堡,空中樓閣,將來都不會有什么成就的,你說了解吉他的構造沒有用,你真的能把一把吉他上所有部件的名稱都準確的念出來嗎?”
那少年遲疑了一下。
徐威把手里的木吉他立在課桌上,面板對著學員,伸手指著琴頭問道:“這個部件叫什么名字?”
“旋鈕!”
“它是起什么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