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兒去打工呀?”一個叫韓廣的青年問。
“我要開一個做吉他的小作坊,需要十多個人,現在已經有了外村的四個人,兩男兩女,就是今天在我家練習唱歌的那四個人,余下的如果你們能干就用村里的人,如果你們不干我就只能去外村找人了。”
“做吉他?”涼水灣的小伙伴們面面相覷,他們擼鋤杠的手還能做出吉他。
從去年到今年,因為有梁涼和許梅的存在,他們倒是知道吉他為何物了,但是讓他們去做這玩意兒,這有點搞笑了。
“梁涼!你覺得我們能做出其他嗎?”
“一開始誰都不會,但是只要肯學就沒有學不會的東西,我弟弟我就教了兩天,他現在已經會做吉他了,你們如果去干他可以教你們,每個月暫時定的工資是二百四十元,一天工作八小時,如果晚上你們愿意加班,一個小時還可以賺一塊錢,將來如果產品銷路好了,我還會給你們漲工資。”
涼水灣到小伙伴們這回才知道梁涼不是開玩笑,原來是真的。
月工資二百四十塊錢對于這些除了種地沒有其他收入的人來說也是不少的收入了。
到瓦匠班干小工一天八塊錢,干大工一天十五,那起早貪黑的一天工作最低十個小時還得騎著車子四處走。
有人就動心了。
“怪不得你弟弟這兩天都沒見到下來。”
“他在家里做吉他,你們誰要是有興趣可以上去看看,覺得自己能干就可以試試,覺得自己不行就拉倒。”
于是,這些沒打撲克沒打麻將的青年就一哄奔著梁涼家去了。
等到真的想干點什么了,梁涼才突然發現自己要辦的事情還非常多。
買來木材的堆放保存問題,現在就要生產木材的烘干問題。
要烘干木材自然就要把整根的木料用帶鋸破成木方或者木板,買現成的木方木板得多花很多錢,節約成本的辦法就是建自己的帶鋸房,自己加工木料。
這還要建個帶鋸房。
梁涼突然嘆口氣,干什么都不容易呀!
“小梁!十幾個人干活兒,你家地方雖然不小,但也未必夠用呀?”小店老板娘高玉問出一個實際性的問題。
高玉娘家也是大埔村人,她和高興是一家子。
“這個問題只能慢慢解決了。”
“今天村里做出決定了,你家前面的大隊那棟老房子要出售,才五千塊錢,你咋不買?”
梁涼一愣,對呀!自己怎么就沒想起這件事呢!
涼水灣村在平山大隊是中心村落,大隊隊部就在涼水灣村里,就在梁涼家住的這趟街的前面,一個長上百米,寬五十米的院子里。
這個院子的西部,也就是靠著下邊大道那一半兒有一個飲料廠,東邊院子東北角有五間老式瓦房,就是原來的大隊隊部。
現在,大隊隊部在涼水灣村南頭靠縣公路邊重新蓋了一個院落,搬到那里去了,這個院子現在就空著。
上一世就是這個時間段,大隊把梁涼家前面的五間房賣了,再過些年整個院子都賣了。
梁涼深吸一口氣,這不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嗎!
他先把五間舊瓦房買下來,也就擁有了這個院子的一部分,然后再把整個院子租下來。
五千多平的面積,東西有二十多間房子,他只要收拾收拾就足夠他用了。
暫時,這面積他用不了的用。
明天他就帶著現錢到大隊去,先把這個院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