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的手下雖然拆建筑已經拆了數萬平方米了,但是讓他們蓋建筑,他們可能連個廁所都沒蓋起來過。
不過這不是問題,他們不會干藍迪市肯定有人會干,有明白人請兩個過來做指揮就行了。
能拆自然就應該能建,梁涼就是這么解釋的。
對趙方來說這棟樓掙不掙錢無所謂,只要他的人能從蓋這棟樓里學到技術和經驗,這就是最大的財富。
梁涼說了,再過兩三年,將會有蓋不完的樓房,不趁著現在練練手怎么能行。
俗話說親兄弟也得明算賬。
何況梁涼和趙方還僅僅是干父子的關系,因此所有的細節都要寫進合同里,合同敲定以后,趙方樂呵呵的揣著合同回家去召集人馬去了。
人馬召集完畢音校這邊是八月二十八號暑假班結業,等暑假班結業了,他的人馬也就會開進這片場地進行施工。
學校的學生開學是九月一號,提前三天就是音校暑假班結業的日子。
八月二十八號的上午,以往都很安靜的音校突然熱鬧了起來。
那些在這里學習的學員們每人都領到了一張畢業證書。
是的不論成績如何,他們都得到了一張畢業證書。
人吃五谷雜糧,就不可能長得一模一樣。
這些畢業的學員里,有些人確實成績優秀,就拿吉他學員來說,最優秀的已經達到了民謠二級的水平。差一點的也能達到民謠一級的水平。
但也有些人也學的狗屁不是。
學的好的人再往下就可以進入中級班或者是高級班,學的不好的還可以免費再學,直到你學會或者是自己不學為止。
畢業儀式上,梁涼親自為部分學員發放了證書。
證書做的非常考究,立絨的面燙金的字,翻開里面有證書主人的一寸免冠照片和學校評價。
什么該生在校期間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之類的廢話,看著冠冕堂皇,其實什么用沒有。
它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教委承認它的學歷,當然這種學歷對他們的正經學業沒有多大的幫助。
但也不能說它一點用沒有,萬一將來海韻音校在音樂方面做成了一個有名的學校,就像某些人崇拜是什么伯克利音樂學院那樣,那時候這張證書說不定才會變成一張有用的名片。
當然,這是以后的事情,海韻音校變成世界名校不太好變,話語權掌握在人家的手里,沒有宣傳渠道沒人幫你吹牛比你根本不可能成為世界名校。
但是做成國內的音樂名校,他還是有信心的。
第一期的學員是畢業了,第二期的學員招收也跟著展開。
第二期學員的學習就是在學校的放假日舉行了,像星期三的下午和星期天,這不影響趙方工程隊的施工,一直維持到寒假。
寒假再開寒假班。
九月一號是學生上學的日子,按理說林涵睿應該會南方去完成她的中學學業。
但是她沒有回南方,而且留了下來,在她大姨家借讀一個學期。
她留下來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梁涼給她的高薪,也不是她和許梅之間的友誼。
而是因為梁涼弄出的那首《幫幫幫》。
這首曲子的旋律她一聽就聽傻了,發誓要把它做成今年最好的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