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梁家積攢下了有將近一百把吉他,這些吉他正在被吉他廠的員工們一把一把地裝進130車廂。
為了減少振動,車廂底鋪了很厚的海綿,每一個吉他盒中間也都用海綿隔開,這樣就不會引起震動摩擦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裝吉他的包裝盒引起了梁涼的注意。
這些包裝已經不是那種買現成的吉他袋,而是像那種高檔吉他才有的吉他盒。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當然吉他盒的外表不是皮或者高革,而是一種小帆布蒙面。
“這吉他盒也是從西柳集市買的嗎?”
梁涼問梁風。
梁風搖頭:“這是許梅家和張雪家做的,我教給他們制作方法,從西柳捎回來的材料他們自己加工的,一個我給他們五塊錢的利潤。”
梁涼眨巴了幾下眼睛:“你又跟誰學會的做琴盒?”
“我自己琢磨的,里面用三合板做的骨架,外面蒙上帆布皮。”
完了!梁家已經出了一個妖怪了,怎么感覺又要出一個呢?
梁涼在那琴盒上摸了摸。
帆布下應該也墊了海綿,摸著很軟,再往下就是三合板的架子了。
也不知道這三合板做成的盒子結不結實?
這外皮要是換上防雨綢就顯得檔次更高了一點。
雖然這琴盒檔次低了點,但也比原來的那個袋子強。
做這樣一個盒子連人工帶成本好像也不便宜。
這也算是帶動了地方經濟,創造產業配套了。
等將來形成了規模,還會帶動運輸包裝等方面的經濟項目,如果投入加工生產的企業多了,產業的規模將會更大。
電影《縫紉機樂隊》那座小城有一個標志性的建筑大吉他。
將來在高堡鄉通向平山村的岔路口也應該立個大吉他當路標用。
在涼水灣村建一個更大的吉他作為標志用。
想想好像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們光賣電吉他,不賣木吉他嗎?”
“也賣呀!木吉他的銷量比電吉他的銷量還高。”
“我在連灣市還有一個木吉他的生產點,生產低到中檔木吉他,你們有沒有興趣去看看?”
“你還生產木吉他?”
“我生產木吉他比電吉他還早一個多月呢。”
“把地址電話留下,我們把這批貨運回去就過去看看。”
梁涼就給他們留下了電話和地址。
吉他裝完后,王學山和張宏嚴就和梁涼揮手告別,他們現在出發,天黑前還能趕回西柳。
梁涼一直送到大門口,直到車消失在下面的拐角處才轉回院子。
“我怎么沒看見高興?”
“他在房后負責破木頭。”
“好!我到屋后看看。”
梁涼上一批買來的木材都堆放在屋后山灣里,在距離人家很遠的最北頭,建了一個帶鋸房,高興和涼水灣村兩個中年人就負責把這些木頭破開成各種規格的木方木板,然后整整齊齊的碼成垛。
梁涼來的時候,高興和一個人正在把一根一尺粗細的水曲柳在帶鋸上破板。
看到梁涼,高興就停下了手里的活計和梁涼打招呼。
“高叔!必須要戴口罩啊!這可不是鬧著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