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村屬于北五環外海淀區一個叫上地的地方。
這個地可不是帝王的帝,而是土地的地。
著名的圓明園就在樹村的前面不遠,離京城的中心距離也是很遙遠的。
這里有諸多紅色的磚房,看著讓人有點眼花繚亂的電線。
八十年代末到零零年代初期,這里被稱為京城搖滾圣地。
樹村附近就是迷笛音樂學校,2000年以后著名的迷笛音樂節就在這里。
這個時候,來自全國各地的搖滾青年會把迷笛作為一個進入京城搖滾圈的跳板。
千禧年之后這里被列入改造城中村范圍,進行大規模的規劃建設,高樓大廈成排的樓房,公園廣場拔地而起,搖滾圣地也就成了歷史教科書里的一行文字。
90年代京城的搖滾被劃分為兩個派別:三環內和三環外。
這兩個派別互相鄙視,三環內認為三環外的搖滾青年就是一幫無核之眾,不可能有什么出息。
三環外則認為三環內是一幫只是拿著父母錢揮霍的紈绔。
樹村就是三環外的代表。
對梁涼而言,他們雙方的鄙視對自己來說是身外之物,他到樹村來不是來了解他們雙方恩怨的。
樹村的街道全是沙土路還非常的狹窄,就算現在是冬天,鞋底在上面摩擦,也能發出沙沙的相響聲。
也就能走一輛車左右,有些街道則連一輛車都走不了。
街道兩旁都是那種看著好像隨意搭建的紅磚房,格局有些凌亂,顯然沒有經過什么正規的規劃。
但也有一些很有歷史感的房屋夾雜期間,給人一種古樸荒涼的感覺。
偏偏經常有長頭發的男人從街上走過,這就讓這個古樸的畫面又透露著矛盾的因素。
那些紅磚房的墻壁上有很多涂鴉,大多寫著排練室三個字,但也有什么理想追求之類空洞的文字。
樹村有多少樂手這個有些無法統計,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月手肯定比樂隊多。
如果這里有五百樂手,可能就會有六百支樂隊。
因為很多樂手都是橫跨多支樂隊的,他們認為只要他們所在的樂隊有一只走出去了,就等于自己跟著走出去了。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當然這里也不會少一些姑娘,至于她們是不是果兒梁涼沒興趣知道。
豆威他們在樹村村口停了下來。
然后帶著他們沿著一條街道前進了有三十多米。
在一間堵著窗戶和門的紅磚房前停了下來。
盡管這間房子的窗和門被堵上了,但還是隱隱能聽到屋內傳來的音樂聲。
豆威上前敲門,敲了三下后門開了。
“豆威哥!您怎么今兒到這兒來了?”開門的長發青年見到豆威有些驚訝。
“一些外地朋友到京城來辦事兒,我帶他們來這里看看,在排練呢?”
“閑著練練,快請進!就是屋里地方有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