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他們這間屋子里的溫度…怎么說呢,當冷藏庫應該合格。
屋里的溫度和外面的溫度,感覺頂多也就一兩度的差距,唯一的好處就是能擋點風。
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音樂夢想,這不能不讓梁涼對他們肅然起敬。
“樹村這里又多少音樂人?”梁涼問黃杰。
“也不是很多,夏天的時候能多一些,冬天天冷了有一些人就離開了,現在這里大概還有百八十人。”
冬天的寒冷還是驅散了一部分人心頭的熱情,人有些時候總要向現實低頭。
“樹村這里有走出去的樂隊嗎?比如發行過專輯舉辦過演唱會的?”
黃杰搖頭:“暫時還沒有。”
在梁涼的記憶里,有樂隊從樹村走出去也應該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新褲子、痛仰、木馬等等。
這些樂隊現在在不在樹村也是個未知。
90年代好像這里還真就沒有什么樂隊闖出名堂。
“小梁!豆哥!你們現在已經是成功的樂隊了,能不能向我們傳授一下怎么樣才能成功的經驗?”
豆威翻了白眼,把目光轉向梁涼:“這個問題小梁最有發言權,還是讓他回答你吧!”
這個問題梁涼曾經說過幾次,今天看來又得再說一次。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挺難的,主要是在人怎么理解?玩樂隊要想成功不為幾個方面,第一要有好的能被大眾接受的曲子。別死抱著所謂的搖滾精神做一些十個人聽了八個人吐的歌,而你們就是天天做這種小眾的曲子并樂此不疲,你們天天老琢磨這樣的曲子,不是我給你們潑涼水,永遠都不可能成功。”
黃杰有些茫然:“被大眾接受的曲子?那不就是流行歌曲嗎?”
黃杰這么理解也不能說是錯誤,能被大眾接受的歌,確實是流行歌曲。
“做流行歌曲也沒什么丟人的,如果覺得做流行歌曲太掉價,你們可以做流行搖滾呀,你們如果不做流行搖滾,這歌壇就將被港臺的流行歌曲占領,連口湯都不會給你們剩,等你們有一天連飯都吃不上了,你們的理想也就跟著破滅了。”
從96年底開始,港臺流行歌曲大舉進入內地,一舉占領了幾乎所有的音樂市場,連哪怕1%的份額都沒有給玩搖滾的人留下。
唯一能和港臺流行歌曲抗衡的只能是流行搖滾,比如上一世的零點樂隊,花兒樂隊以及半壁江山。
雖然他們被搖滾圈所不齒,被稱為偽搖,但起碼他們還能代表本土的力量,多少還能有點作品抗衡一下。
而那些死抱著搖滾精神的樂隊他們在干什么?
抱著吉他混吃等死,連無病的呻吟都沒整出一句,這一期間他們的貢獻幾乎為零。
零點花兒樂隊和半壁江山別管人家是真搖偽搖,起碼還干了點實事,保留了搖滾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