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鱗到出名還有八年的時間,這八年時間里他在新省四處采風充實自己。
沒有這些積累就沒有將來的一飛沖天。
但前提是羅鱗有這個經濟條件到新省各地去采風。
光靠兩條腿要走遍新省,那幾乎是個天方夜譚般不能實現的任務。
如果光磨鞋底也好對付,你還得吃飯住店吧?
靠他在歌舞廳里的那點收入不足以維持這種開支。
“我成立了一個音響公司,叫海韻音響公司。”
羅鱗回頭拿來一本錄音帶在梁涼面前揚了揚。
“我看到了還買了兩本,我看到海韻音像這個出版社的名字,就估計是你開的,因為你的企業不是叫海運就是叫海韻。”
這倒是真的。
“你知道那就更好了,既然開了音像公司,自然就需要歌手,我準備簽下你,有什么意見沒有?”
羅鱗沒有立刻回答。
“我簽約歌手提供兩種簽約方式,一種是買斷,就是簽約的歌手在我的公司掙工資,出專輯開演唱會,可以有很小比例的分成,當然,這個分成給不給是我自己說了算,我可以給也可以不給,這是第一種形式;第二種簽約形式就是分賬,也就是說你簽約我的公司不享受工資待遇,你的收入全部在專輯出版和演唱會的收入分成上,根據歌手名氣的大小,我們提供從利潤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的分成方式,有沒有興趣?”
羅鱗想了一下才回答:“簽約你的公司我很有興趣,但是以什么方式簽約我有點拿不定主意,未來三年兩年我可能拿不出什么專輯。”
“那簽約買斷怎么樣?我給你兩千五一個月保底,你一年只要能拿出兩首曲子就行,質量我也沒什么要求,也就是說你隨便拿兩首歌糊弄我一年,我就給你開三萬元,還有養老保險,而且你還可以在烏魯牧齊待著,我不強求你到別的地方去。”
九六年三萬元的年薪已經足以驚掉無數人的下巴了。
梁涼清楚地記得,在二零一零年之前,不管是工人的還是公務員的工資都沒超過一千五。
他在九六年給羅鱗開兩千五的工資,并且沒什么任務要求,這已經不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而是天上掉金元寶了。
羅鱗顯然也知道這是好事兒。
“這樣做你圖啥?”
“圖你將來出版的所有曲子,我是賭你的未來。”
“唉!小梁!今年我都二十五六歲了,你說我還有未來嗎?”
“這怎么了?你忘了我的話了?你還有一個時代還沒開啟,怎么就癟茄子了?”
“說實話,我對自己有點信心不足。”
“你不是也發現新省的音樂有搞頭嗎?你先在新省采采風,積累充實自己,當你充實到飽和的程度,好曲子自然而然就出現了,你也就到了收獲的時節了。”
“你就是等我出名?那我要是十年八年出不了名呢?”
“我堅信會有那么一天的,我相信我的直覺,等你出名的時候,我會把你的合同改成分成,并且給你最高比例的分成。”
“你這么一說,我如果不簽是不是我就是傻瓜?”
“當然了!而且還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嫂子你聽明白了?”梁涼問羅鱗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