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鱗的大漠風沙樂隊第八個出場,它們演唱的兩首曲子是《牧羊人》和《艾利普與賽乃姆》。
這兩首充滿新江風情的歌曲讓在場的觀眾聽的如癡如狂,也讓評審團贊譽有加。
他們對《牧羊人》這首曲子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不論是歌詞還是旋律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新江風情的聲音落幕不久,雪域雄鷹樂隊那高原風格的歌聲又在舞臺上唱響。
雪域雄鷹唱的兩首歌曲是《香巴拉酒吧》和《卓瑪》。
這兩首曲子雖然得到了不少掌聲,但卻沒怎么引起評審團的注意。
旋律雖然不錯,但歌曲的思想深度不高,說是搖滾有些勉強,倒是像流行歌曲。
但不管怎么說,大漠風沙和雪域雄鷹還是在人們心里留下了印象。
自始至終,音樂學院院子里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歡呼吶喊尖叫聲從一開始響起一直到白場結束。
音樂節白天場的表演在下午五點結束。
三個半小時的演出時間,有二十支樂隊上臺演出了四十首曲子,讓歌迷們大呼過癮。
這些曲子雖然旋律上未必都優美,但歌詞上確實達到了音樂節組委會的要求,健康向上陽光,當然愛情歌曲除外。
藍鯊樂隊白天沒有出場,他們會在夜場壓大軸出場。
對白場的歌迷來說這大概是唯一一件遺憾的事情。
吃完晚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休息,夜場的演出在七點半拉開帷幕。
夜場的開場首先出場的是寒梅組合,兩個美女表演的兩首曲子是《啦啦啦》和《未來在前方盛開》這兩首源自冰河時代的曲子。
人美曲靚,想不制造**都不可能。
這兩首曲子一出現,音樂學院的院子里仿佛變成了迪廳,不管會跳不會跳的都開始抖腿,簡直變成了露天迪廳。
今晚的開場曲基本定下了夜場的基調,那就是歡樂。
入場的歌迷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不管上臺演出的樂隊的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都一樣抱以掌聲。
連灣電視臺分成兩個節目組,一組進行現場直播,一組進行實況錄像。
白場在得到藍鯊樂隊不會出場的準確的消息后,他們的直播就對準了體育館。
因為白場的體育館五月天、徐威和海浪花都會出場,重點當然要放在那里。
而晚場這邊寒梅藍鯊和寒窗都將出場,直播不到這邊那就是腦袋進水了。
首日的收視率就打破了電視臺的收視率記錄。
這讓電視臺歡欣鼓舞。
海韻音像公司自己也進行了錄像,準備在音樂節結束后就把音樂節的光盤和錄像帶推向市場。
音樂節首日,兩個演出場所一共賣出兩萬三千張門票,賣出十八萬的票房。
這兩個錢聽著不少,但真的不多,尤其和今年的廣告贊助相比,有些不值一提。
去年贊助音樂節的廠商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對企業的產品銷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今年這些企業幾乎都加大了贊助,贊助金額與去年相比翻了一番。
今年連灣電視臺還進行大部分場次的現場直播,這就讓更多的廠商沖了進來,大把花錢希望提高自己企業的知名度。
這讓音樂節的廣告贊助突破了二百萬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