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涼說免場租可不是腦袋發熱冒出這么一句話。
上一世橫店從九六年開始接待劇組,在二零零零年那一年做出了免除場租的決定,目的肯定不是為了學雷峰,是為了招攬更多的劇組前來。
這才讓它在全國各地眾多的影視城里脫穎而出,筑就了霸業。
梁涼建設平山影視城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收場租,從開始我就免費,要想一統天下就得對自己狠點。
不收場租,再把硬件條件打好,他就不信沒有劇組前來。
只要來平山影視城的劇組足夠多,他在別的方面一樣能收回投資。
梁涼這一番話可是像利箭一樣擊中了謝勁的內心。
如果說管全劇組飯錢,按照一人平均五塊錢一天的標準,一個四五十人的劇組,三個多月也不過就兩萬多塊錢。
還真不算大錢,但是免場租這就不是小錢了。
八十年代前,劇組到一個地方租用一個場地最初是不多少花錢的,從八十年代后期拍電影開始出現這筆開支,先是幾百很快就是是幾千,這兩年已經上漲到幾萬了,而且還在上漲。
像《鴉片戰爭》這種場面恢宏的大片,場租已經快十萬了。
橫店那邊給的最優惠價錢還八萬呢。
八萬加上吃飯的兩萬,十萬塊這就不是小數目了!
他們拍一部片子的總預算也不過三百五百萬的,聽著不少,但是一分就沒了。
而這里一下就省了十萬。
“那你說的車也包括在內?”謝勁的助理很會來事兒,噌地問了一句。
“當然!說話算數,這些車的油錢都不用你們掏。”
第一單買賣老子賠的起,不就十萬八萬嗎,別說十萬八萬,就是三十五十萬他都不會皺一下眉頭,賠本賺吆喝而已。
“這個…我們要回去考慮一下。”謝勁含糊了一句。
這個確實要回去想想。
“謝老!在華國電影界,您老已經是泰斗級人物了,您老拍的片子我看過很多,每一步都是傳世經典。不過您老的片子題材都比較嚴肅,不止你老有沒有興趣拍一部賀歲片?”
“拍賀歲片?”
在96年,賀歲片這個詞不但對華國百姓,就是對謝勁這樣的導演也不是一個很熟悉的名詞。
雖然從80年代中期開始,每到年前鄉港很多明星就會湊在一起拍一部熱熱鬧鬧的片子,但他們依然不叫賀歲片而叫喜劇片。
真正出現賀歲片這個名詞還是去年紅番區上映,去年大年初一鄉港大哥程龍的《紅番區》就是以賀歲片的名義出現在內地院線,一舉拿下了9500萬華幣的票房,轟動一時。
至于某褲子拍的賀歲片,那是明年十二月的事情。
因此,賀歲片并不是一個人人了解的名詞。
“就是過年時候放映的片子,起個好聽的名字,以喜劇和輕喜劇為主,結局大團圓的那種,讓有些過年沒地方去的人進影院樂呵的,如果您老有興趣,我們海韻音像公司準備投資拍一部這樣的電影。”
謝勁笑了:“我對喜劇片還真不拿手,要不我給你推薦一個人吧,馬小剛怎么樣?”
馬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