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組建社團后,洛蘭希爾、布曼莎、妮雅、還有夜靈經常呆在社團活動室,相比宿舍,這里更加寬敞,也更適合學習。阿蓮娜偶爾也會過來,找洛蘭補習下弱勢的科目。
對許多人而言,學習并不是什么特別有趣的事,要去記一些陌生晦澀的概念,要去費心思去思考,有時也還會面對很多枯燥的數字和數據。
但生活中我們也能時常見到一兩個學霸,他們似乎視學習為理所當然地的事情,比周圍人會花更多時間和注意力在這方面。
是他們天生喜歡嗎,還是他們意志力很強,很自律嗎?
并不是如此。喜歡做一件事和把某件事情做好并沒有必然聯系,就像許多人喜歡打游戲,但大部分打得并不好,有些人喜歡唱歌,但也唱的五音不全。
大家時常能看到喜歡學習的學霸,卻極少見到喜歡學習的學渣。按理說這應該也和打游戲一樣,有人喜歡卻做不好。但事實上,除非有其他因素影響,學渣是絕不會喜歡學習的。
所以,并不是因為喜歡學習成為學霸,而是因為他是學霸,才會喜歡學習。
因為是學霸,每次考試都能拿前幾名,在學生時代,大家很難比較其他多元化的條件,成績成為了公認且幾乎唯一的評判指標。
而一個學生只要成績好,其他各方面的不足和缺點都會被包容和接受。老師,父母,親戚,同學,都會用善意和尊敬對待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
試想一下,周圍的同學都用崇拜的目光看著你,老師夸獎你拿你當榜樣、父母引以為豪,親戚的各種恭維,還有異性那傾慕的眼神,這是多么令人愉悅的事啊。
所以學霸的快樂一般人體會不到,因為他們沒站在那個位置過。而一旦呆在那個位置就會食髓知味,呆的時間越久,越是貪戀,舍不得下來。
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學習成績好會收到更多鼓舞,變得更加喜歡。而學渣在成績這塊只會收到無數的負反饋,令人難受,不想繼續,成為惡性循環。
馬太效應總是在各個層面應驗,學習是如此,興趣也是如此。所謂培養孩子的興趣,也就是在初期,讓她在某方面對同齡人形成優勢,這樣形成良好的正反饋,她就會更加喜歡做這件事,然后又進一步拉大這個優勢,時間久了,也就成為了真正的特長。
經過洛蘭希爾這段時間的高強補習后,社團里的眾人開始品嘗到這種進步帶來的甜美。
曾經在班級里被不屑一顧,如今卻逐步用成績打臉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文化課、戰斗課,皆是如此,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卻或多或少的暗自爽快。
就這樣,本來枯燥的學習也慢慢變得面目可人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