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泰坦序列更加受到生命之樹教派的青睞,向此傾斜的資源也越來越多。
但組織中還是有少部分人并沒有放棄這個方向,在回歸大地后,他們建立了新的據點,直至后來,該據點被機械議會攻破,少量人員進入地下,建立該保留地,儲存曾經的研究成果,和基因庫。
----------
紀元3697年,10月。
寫日記似乎是很遙遠的事情,但基地中的留存的同僚越來越少,為了發泄心中的一些想法,我也只有寫日記這條路了。
如今的一切,回想起來如幻夢一般,讓人唏噓不已。
仍記得小時候在翠葉浮空城上學時,我才9歲,剛從人工生殖艙內走出沒幾年。老師在黑板上給我們講述遙遠的過去,那是地球曾經的模樣。
陽光從窗戶外照射進來,稀疏的樹葉影子落在那位年輕的教師身上,他一半站在陰影中,一半站在陽光下。
“今天,我會給大家講述千禧年幻想的破滅。”
“在文明的上個時代,千禧年,也就是公元2000左右,由于技術的快速進步,人類在短短20年左右就實現了進入太空,登錄月球,向外太空發射探測器等一系列壯舉。”
“按照當時人類的預計,技術會發展的越來越快,既然人類能在20多年內就登錄月球,那30-50年內,殖民月球甚至火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進入千禧年后,人類將會快速進入宇宙時代,世界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元。”
“文學作品,電影,動畫,游戲,各種有關未來的幻想充斥在其中,巨大的機械構造體,星河歌劇,宏偉的目標等等。”
“這些浪漫而美麗的設想仿佛一個美好的藍圖,吸引大家向前。”
“可惜的是,歷史的發展似乎是個Y字型,整個世界并沒有進入那美好的方向,而是轉向了另一條路。”
“曾經以為是一切的開始,但事實上卻是最后的絕唱。”
“太空宇宙相關的技術陷入長久的停滯,內部的沖突此起彼伏,直到那場改變一切的流星雨降臨。”
年幼時的他嘲笑過去地球人的短視和愚蠢,但不想,在人類再次復興后,依然走上了這條老路。
‘生命之樹教派’和‘機械議會’由一開始的合作到后來的分道揚鑣,到如今的相互爭斗,相互摧毀著各自的據點和城市。
但令人好笑的是,戰爭又逼迫著雙方不斷改進自己的短處,去學習對方的長處。
機械議會開始構想完美的人類,創造現實中真正意義上的神靈。
生命之樹教派也將泰坦序列小型化,不再追求單體的完美和強大,而著重于個體之間的協作。為了對付機械議會的自律軍團,我們甚至開發了同系列個體間的共鳴作戰方式。
而泰坦序列,這個起初和龍一樣追求單體強大的序列,轉而追求整體集群的強大,修習此序列的個體,就如蜂群一般,他們將以共鳴協作的方式,提高殺戮的效率。其名稱也由泰坦序列轉為戰爭序列。
彼此活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