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堡再加上足夠數量的士兵與武器——完全能抵御數倍乃至10倍以上的敵人的進攻。
此時此刻,緒方隱約看到不論是外城墻上,還是內城墻上,都有不少人影在晃動——這些人影應該就是負責站在圍墻上塞外警戒的警戒人員了。
圍墻上的警戒人員已經發現了緒方他們,道道人影正快速晃動著。
在又靠近了要塞一段距離后,走在前頭的艾素瑪高聲朝外城墻上的警戒人員喊了些什么。
隨后,外城墻上的警戒人員也用緒方聽不懂的阿伊努語回應了幾句話。
隨后,緒方便看見要塞的大門被緩緩打開。
要塞的周邊沒有護城河,但紅月要塞的大門卻是那種極具歐洲風格的吊橋式的大門。
奇拿村的中的絕大部分村民,都是沒有進過紅月要塞的。
所以緒方、阿町也好,奇拿村的村民們也罷,在順著洞開的大門緩緩進入紅月要塞后,便紛紛高頻率地轉動著腦袋,打量著四周。
在隊伍剛進入要塞時,不少身穿他們紅月要塞標志性的大紅色服飾的警戒人員手持各式武器圍攏上來。
走在隊伍前頭的艾素瑪跟他們說了些什么后,這些警戒人員便立即讓開,分出了一條供緒方他們通行的小路。
穿過外城墻的大門后,緒方放眼向周圍望去——周圍其實沒有什么好看的。
內城墻與外城墻之間幾乎什么也沒有,就只看到一些手持武器的人在兩道城墻之間往來。
內城墻與外城墻之間相隔約莫15-20米。
內城墻與外城墻一樣,都是棱堡式的圍墻。
在緒方他們穿過外城墻的大門后,內城墻的大門也緊接著打開。
在又穿過了內城墻的大門后,緒方他們才總算是真正進入到紅月要塞之中。
穿過內城墻的大門后,向周圍望去,能看到一座座充滿阿伊努風格的民房。
現在已有不少紅月要塞的居民因收到“有人來訪”的消息而圍靠過來湊熱鬧。
雖然還沒正式進入紅月要塞的居民們的居住地,但現在站在內城墻的城墻底下放眼望去——民房的數量和密集程度都遠超緒方的想象。
同樣超越緒方想象的,還有紅月要塞的熱鬧程度,明明與居民的居住地還隔著一段距離,但緒方已經能聽到陣陣喧鬧聲。
緒方回頭望了一眼身后的內城墻——不得不說,紅月要塞的防御體系,光用“厲害”這個詞匯來形容,已經有些不夠格了。
雙城墻結構+棱堡式的圍墻=進攻方的噩夢。
棱堡最厲害的地方,不是它的防御力,而是它的火力。
棱堡的城墻設計,讓守城方沒有任何射擊死角。
而雙城墻的設計,又讓守城方可以展開立體打擊。
也就是說,進攻紅月要塞的人,不論是進攻哪個方向,都會遭到前面的城墻、側面的城墻、內城墻——起碼3個方向的攻擊。
緒方猜測——建起這座要塞的露西亞人,一定是打算將這座要塞投入到軍事上。
若只是為了設立一個普通的前哨據點,肯定不會去建這種既費時間又費人力的雙城墻式的棱堡。
不過大概是有因為在遙遠的異國他鄉,人力、物力都不充足的緣故吧,紅月要塞的城墻的種種建設還是偏簡陋了一些。
圍墻不是石制的,而是木制的。
這種木制的圍墻,就注定了紅月要塞的防御力會偏差,木頭再硬也硬不過火炮,若是讓火炮直擊城墻,那后果不堪設想。
而且據緒方的觀察,圍墻上的塔樓等設施也不是很多。
不過能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在缺少財力、人力、物力的情況下,營建出這種雙城墻結構的木制要塞,已經是非常地不容易了。
如果這紅月要塞的圍墻是石制的,并且有充足的塔樓等設施,那這紅月要塞就是貨真價實的銅墻鐵壁了。
圍靠過來湊熱鬧的紅月要塞的居民越來越多。
他們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奇拿村的村民們,以及緒方與阿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