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又閑聊了幾句之后,便起身道,“既然阿爹阿娘這里沒有多余的銀錢了,那我讓大郎陪我回娘家一趟,這匠人師傅都找好了,總不能不蓋了。”
聽說他們打算還要繼續借錢,方氏也只是哼哼著說她故意做戲呢。
“誰不知道他們家賺了大錢了?這會兒滿村子哭窮,誰信?”
老太太耷拉著眼皮,涼涼道,“我今天倒是遇到六弟妹了,說是他們家借了十兩銀子給保柱媳婦兒。想來這銀錢不夠是真話。”
老太爺也點點頭,“看著他們家東西賣出去的不少,可還有本錢呢,再說又請了人做工,再去掉工錢,他們能賺多少?更別提家里頭還供著一個讀書人了。”
這么一分析吧,好像覺得蘇保柱家也不是真地多有錢了。
于是,老屋這邊的眾人心里頭一下子就平衡了。
只要老三家過地也不是那么好,那他們就覺得心里舒坦了。
楊氏也的確是帶著蘇大郎回了一趟娘家,不過沒提借銀子的事兒,只說是家里要蓋房子了,想著讓大哥過來幫忙盯著些。
楊大爺早年也是做過泥瓦匠的,近幾年因為身體的原因,所以一直在家種地,沒有再去干這種力氣活。
楊氏也只是想著讓他過去幫忙監工啥的,免得他們一家子都不懂,再讓人給鉆了空子。
楊氏這一趟沒白跑,
等挖地基的時候,楊大爺就帶著大兒子過來了。
都是至緊的親戚,當然不會提工錢,他干不動了,可是兒子卻能幫著搬搬抬抬的,人多了,這蓋房的進度自然也就快了。
他們家這宅基地比較大。
所以,蘇保柱是想著先在后面蓋起一排屋子來,之后再把東西搬過去,然后再拆了這舊房子,重新起新房,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家是要建二進的宅子。
比普通人家的兩套房子用料還要多!
不然,也不可能花二百五十兩了。
楊大爺聽了人家的安排之后,就知道妹夫家這是要起來了,叮囑兒子一定要好好干活,少說話。
這邊每天都有泥瓦匠進進出出的,蘇錦繡和幾個女人家每天除了手上的那一套活之外,就基本上都在屋子里忙碌。
雖然鄉下人沒有那么多的規矩,可該注意的還是注意著些,免得再有人借機生事。
蘇錦繡在山上發現了一種漿果,個頭極小,紫黑色的,也不過她的指甲蓋大小,叫什么名字也沒人知道。
蘇錦繡是看到有小孩子們摘來吃,才想起來自己小時候也是吃過的。
很甜。
想到了先前做的那個甜杏醬,蘇錦繡一下子就有了主意。
讓招財幫讓摘了十幾顆漿果,就去了康叔家。
等到再出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