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漿果在山上有很多,一般大人們是沒人吃的,主要是覺得這東西太小,而且這東西又不宜存放,青色的時候,酸澀地很,可是一旦熟了,也就甜了,只是摘下來卻是要當天吃的。
而且這種東西在一些地頭上也能看著,只是不如山上多。
所以,也就沒有人打過這種漿果的主意了。
蘇錦繡讓招財帶著小四和一幫小孩子們,就去山腳下摘一些漿果回來。
這東西不僅不能久放,更重要的是,這個漿果的皮很薄,也很容易破。
所以,蘇錦繡就拿了之前沒有用完的竹筒給他們,讓他們每人摘十個竹筒的漿果回來,換五文錢,外加一塊糕點。
有了竹筒,孩子們也就不擔心這果子會破了。
至少不會弄得身上到處是。
這種果子的汁水一旦染到了衣服上,是很難洗干凈的。
蘇錦繡也沒指著孩子們帶回來的漿果都能用,只要有一半能用,那她就算是撿了漏了。
等到一個時辰之后,一大幫孩子們就呼啦啦地跑回來了。
蘇錦繡挨個兒看了之后,又把這些孩子們都叫到了門口。
“這次只要是摘夠了十個竹筒的,我都給五文錢,可是明天再摘,就不能這樣了。”
蘇錦繡拿了幾個竹筒來舉例,其中招財保存的是最好的,里面破掉的果子不多,能用的大概能有七成。
而小四帶回來的一個竹筒里,那果子差不多是破了七成。
如果是這樣,那她可就虧了。
“你們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都是好孩子,那明天先摘山杏,再摘這種漿果,你們若是做的好,那一天就能拿到十文錢了,而且還能再得塊兒點心。可是如果是這種的。”
蘇錦繡說著,指了指小四的那個竹筒,“那我最多只能給兩文錢,記住了嗎?”
“記住了!”
孩子們都歡實,很快就一起搶點心吃了。
蘇錦繡摸摸小四的頭,“你明天再去摘的時候,就看看招財是怎么走路的,這東西放進去了,可是不能總是搖晃的,明白了嗎?”
小四點點頭,拿了塊米糕又跟外頭的孩子們玩兒到一塊兒去了。
招財一個小娃娃一天能賺十文錢,這下子可是成了村子里的大新聞。
不過想著這些小孩子們折騰的時間也不短,山杏摘回來之后,他們還是要負責清洗干凈的。
那盛了漿果的竹筒,他們也得當天清洗干凈,然后再放到灶房里擺好了,等著明天再用的時候,那竹筒就又是干凈的了。
所以,這么算下來,其實干的也不比大人少。
而且小孩子清洗東西很慢,大人洗一笸籮,他們可能也不過是洗上七八個。
可是蘇家的這種做法,好歹是讓這幫孩子們收了心,而且還能給家里頭添進項,村民們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倒也有一些大人看著眼熱,也想著去摘果子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