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想到了跟小娃娃們搶飯吃,就覺得臊的慌。
所以,那些大人們到底也沒有參與進去。
蘇錦繡試了好幾次,前兩次漿果放地太少了,起不了太好的調和作用,而第三次則是放地太多了,因為又加了糖,所以最終熬出來的果醬又太甜了。
直到第四次,做出來的這個味道才讓蘇錦繡滿意了。
仍然是酸酸甜甜的味道,跟之前的山莓果醬差不了多少。
放進竹筒里封好了口,她還得試試這東西能放幾天呢。
鍋里最后剩的那一點兒,蘇錦繡就直接盛進了一個小碗里,看看這樣能放多久。
最終的結果,跟山莓果醬差不多,不過若是密封好的那種,能比山莓果醬多放兩三天。
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蘇錦繡想著這東西如果再叫甜杏醬,怕是讓人難以信服。
畢竟加了漿果,這顏色都不像是山杏呀。
晚上一商量,還是蘇二郎念書多,有學問,干脆取名叫福源果醬。
取這個名字,一來是因為這果子都是從大福山上得的,借用了大山的一個字;二來則是因為這方子是柳承恩給的,雖然是繡姐兒試驗了多次才做成功的,可是這源頭還是柳承恩。
所以,取這個名字,也是提醒著他們,賺了錢,也不能忘了人家的恩情。
而且取了這樣的名字,這果醬的原材料,只怕是很難讓人給猜出來了。
畢竟,誰能想到這個顏色的果醬主料竟然是山杏?
更不會有人想到,這其實是用兩種果子熬制成的。
蘇錦繡也是拍手稱妙,第二天一早,就拿了一竹筒福源果醬給傅家的伙計,讓他帶回去給掌柜的嘗了。
當然,這幾天他們也沒閑著,那果醬可是天天在鎮子上賣著呢。
蘇二郎雖然不能在家里出力,可是在學堂里也沒少暗著宣傳他們家的吃食。
也是巧了,他有一個同窗,家里正好就經營著一家酒樓,于是之前的山莓果醬,也就被他們買下了不少。
正如先前柳承恩所言,用一勺果醬沖一杯水出來就能賣四文錢,這個錢可是太好賺了!
于是,這福源果醬,也已經在鎮上的酒樓里開賣了。
不僅如此,酒樓當然也對外售賣這種果醬,按照之前跟蘇大郎的協議,酒樓也是按照最低價拿的貨,賣的價格和蘇瑾行挑擔子賣的價格是一樣的。
時間長了,蘇大郎的意思是就暫時不讓蘇瑾行賣果醬了。
有了穩定的客源,大家都能省心省力。
柳承恩在縣城書院里,自然也收到了傅宏業給自己帶的果醬。
當然,不止是有果醬。
“你那未婚妻不錯呀,聽我家伙計說,可是一再囑咐,定要把東西送到你手上呢。”
柳承恩笑了笑,除了果醬之外,還有兩件長衫,一雙布鞋,更讓他驚訝的是,竟然還有一封信。
傅宏業也注意到了,頓時就瞪直了眼睛,“不是吧?她一個鄉下姑娘,竟然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