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背的竹筐都是前陣子蘇保柱用竹子編的,個頭比大人背的那種要小一些。
蘇錦繡也是為了算帳方便,這樣雙方都能省不少的事兒。
一般情況下,一個多時辰,孩子們就會回來,然后午飯前就把摘回來的山杏給清洗干凈了。
自打蘇錦繡給孩子們找了活計之后,村民們幾乎是自發地就注意起了山上的情況。
特別是住在村邊上的人家,如果發現有外村的人過來了,都會想法子把人趕走。
這是他們村子背靠的地段兒,所以這一片山上的東西,就得是他們村子里的人才能拿。
這種下意識地一種舉動,無形中,倒是給村子增添了不少的凝聚力。
孩子們的工錢都是日結,招財的工錢最穩定,基本上天天都能拿十文錢回去,可把忠嬸給高興壞了。
要是擱在以前,自己一天都賺不了十文錢呢。
現在大孫子能干,忠嬸手里頭也不再那么摳摳縮縮的,再加上自家的陶罐現在訂出去的也多,一家子隔三岔五的,倒是能吃上頓肉了。
蘇錦繡后晌又給招財布置了個任務,讓他摘些毛桃回來。
現在毛桃基本上已經熟了,蘇錦繡想試著用毛桃來做果醬,看看味道上能差多少。
新房子落成這天,蘇大郎還特意從鎮子上買了一掛鞭炮回來,放了一回。
這動靜,可是把全村人都給吸引過來了。
蘇瑾行和虎子幫忙抬了一些桌椅過來,都是從村民家中借的,總共備了十幾桌,屋子里擺了三桌,其余地都擺在了院子里。
村民們過來大都帶了東西。
有的帶了一只雞,有人帶上一小籃子雞蛋,還有人帶上幾把自家種的菜。
總之就是自家有什么就會帶上什么。
畢竟不是成親辦喜宴,所以村民們不興送銀錢那一套。
眼瞅著天快黑了,這涼菜早就備好了,鍋里燉著的肉也都入了味兒,那叫一個香。
“蘇老三,快出來,你家來貴客了,架著馬車來的。”
有人這么一喊,所有人都往門口涌,想看看來的到底是什么大人物。
兩輛馬車,前面這輛里下來的是柳承恩和傅宏業,另外還有兩名同窗。
后面的馬車里則是傅家的掌柜以及傅老爺和傅夫人。
兩家做生意這么久了,還算是頭一回見到正主兒了。
蘇大郎和蘇二郎站在了蘇保柱左右,各自見禮之后,便把人了正屋里落坐。
柳承恩眼神掃到了正在幫著安排碗筷的蘇錦繡,嘴角翹了翹,眼底里暖暖的。
柳承恩給蘇二郎帶了幾本書過來,可把蘇二郎給寶貝壞了,興沖沖地先把書放回房間,這才回來待客。
傅宏業比較直接,送的禮也符合他的性格,直爽又豪氣。
全都是發簪,男女都有。
傅老爺則是讓人備了幾個箱子的禮物,全都命人搬了下來。
蘇保柱又激動又緊張,可沒跟這么大的老板一起吃過飯。
屋里屋外熱熱鬧鬧的,很快老屋那邊的人也都過來了。
忠嬸呿了一聲,“明知道今天要暖房,還刻意拖到這么晚才來,真看不出來,到底哪里像是親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