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郎買下的并非是一處空地,有兩處荒廢的舊宅,一處是家里有人發達了,幾年前去了縣城,說是再也不回來了,便把地契和房契都給了里正,請他幫忙賣掉。
還有一處,那家人死絕了,原本是有親戚家人都惦記著,可惜那家的主人也是個狠的,臨死前就自己把房子給賣了,換了幾兩銀子給自己買藥,可惜,還是沒能撐下來。
這房子雖然是賣了,可是買主也是本村的,有那些個親戚攪和著,也一直沒敢住。
這一拖,就是好些年。
如今這房子破敗了,而且早先的那些個親戚們也是走的走,死的死,現在也沒人再惦記著這里了。
蘇大郎命人將這些舊屋都拆了,然后請人先壘院墻,把這一整片的五畝地都圈起來。
這兩處舊宅,原本就在里正家的對面兒,如今一動工,自然引來了不少人的注意。
因為現在還不是正經蓋房,所以找的都是村子里頭的青壯年,二十幾個人,拆房加清理地皮,干了七八天,也就差不多了。
后面就要先壘院墻了,蘇大郎和家里商量之后,就去找了六爺爺。
村子里也有幾個學過泥瓦手藝的。
這會兒由六爺爺出面,請了兩個手藝不錯的,一天二十文錢,中午管一頓飯。
至于其它的打雜的小工們,則是一天十五文錢,也是管一頓飯。
飯菜都是在蘇宅做好,然后再讓人給送過來的。
蘇大郎抬了兩張舊桌子過來,大家伙也能吃地更舒服一些。
這個工錢是六爺爺幫著定的。
原本蘇大郎說的工錢要高,可是六爺爺覺得不妥。
都是一個村子里的,而且現在地里沒有什么活計了,蘇家愿意給他們一些活干,掙點兒錢就不錯了,不能慣得人們太貪心了。
而且,中午還管一頓飯呢。
這待遇比別人家蓋房要好很多了。
一般有人家蓋三四間房,請村里人幫忙都是只管幾頓飯,不給工錢的。
頂多就是最后房子蓋好了再給些個吃食類的,而六爺爺同意蘇大郎給工錢,主要是他家這工程大,不是十天八天能干完的活兒。
蘇大郎讓人壘上院墻之后,才能再讓人送一些工料過來,外面用了木柵欄鎖好,里面只有一些青磚,也不擔心有人偷。
蘇家里里外外忙碌著,蘇錦繡則是因為婚期快到了,所以一直躲在房間里繡嫁衣。
蘇保柱又臨時起意,想著給女兒再多打兩套陪嫁的家具,木料是蘇久和蘇忠兩家給的,說是一點兒心意。
蘇保柱也沒客氣,收下之后,又讓大郎給他們家一人送了一小壇子果醬和幾包點心。
有來有往嘛,這才能長久。
自打傻妞來蘇家之后,這變化可以說是太明顯了。
人也干凈了,身上的衣裳是既整齊又漂亮。
如果妞妞不開口說話,沒有人知道她現在的智力只是停留在了幾歲。
兩家訂下的婚期是在十月,現在是八月了,幾天前柳四郎來了一趟之后,楊氏便不讓他再來了。
快要成親了,再見面就不好了。
柳承恩知道鄉下的風俗,也便聽話地應了,倒是時常還會讓人送些小玩意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