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恩這個郁悶呀。
多什么嘴!
顯得你能似的!
回到家,乖乖地關進了書房,一直寫到了將近子時。
第二天,柳承恩頂著一雙黑眼圈兒就去了書院。
而等到中午休息的時候,柳承恩又被關先生叫過去說話了。
“這些都是你自己一個人想的?”
柳承恩想了想,“差不多吧,我之前還曾詢問過一些經歷過洪災的老人,所以大概知道一些災民們最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關先生滿意地點點頭。
“你寫地很不錯。我沒想到,你能想的如此全面。”
柳承恩這里總共提出了三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一個便是洪災過后如何預防瘟疫的發生。
這上面所寫的一些幾乎是人人都知道的手段,關先生只是一掃而過,最重要的是,他提到了干凈的水源以及災后一些人和動物尸體的處置。
當然,還有官兵們在救災時,應該要有的一些防范措施。
這里面,甚至還提到了所有人都應該注意的一些衛生手段。
比如說還要有滅蚊防蚊的一些手段。
這里面所書種種,不僅僅是從官府政令的角度考慮,還更是站在了百姓們的角度去考慮了。
比如說,讓大家都不要再飲用生水等等。
再后面,還有關于如何安置災民,以及周圍的縣鎮如何防止災民涌入,而一旦涌入后,又當如何治理等等。
看得出來,這是花了心思的。
“一個晚上,你就能寫出來這么多?”
關先生拿到手里的時候,就覺得應該是很用心寫的,看過之后,沒想到竟然是如此地貼合民生。
竟然寫了二十多頁紙。
這樣的后生若是以后不能入朝為官,那才真是朝廷的損失!
“好了,你這字寫地不錯,建議也都極好,我就原封不動地給江師弟送過去。希望能幫得上受災的百姓吧。”
“老師,我這寫的怕還是不太成熟,畢竟,當地官府的政令推行,我并不能完全預料到。”
“放心吧,此事你江師叔自會安排好的。”
如此,柳承恩也不再謙虛了。
他也只是希望,此次能讓百姓們少一些損失,少死一些人。
七月,江南正是熱的厲害。
而因為幾場大雨,甚至是暴雨,變得格外濕黏。
高縣的糧價,已經開始有上升的趨勢了。
“夫人,今日小人出門打聽了一下,大米一升漲了三文錢,白面一升漲了兩文錢。”
“我知道了,記得天天都要讓人出去打聽一下糧價,莫要忘了。”
“是,夫人。”
江南人們喜吃米飯,面食一般都是用作點心的較多。
可能也是因此,所以白面上漲的比大米多一些。
蘇錦繡還是安排管家在糧食漲價后,又出去買了一些糧食。
就算是做做樣子給外人看,也是有必要的。
就在蘇錦繡擔心著高縣會不會涌入災民的時候,何鶯兒又開始不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