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開始了。
柳承恩坐在了號舍里,看著拿到手的題目,微微挑眉。
沒想到,這個題目正是前些日子自己與安崇明曾經討論過的。
看來,這次考中的機率又增加了不少。
一連三天,柳承恩再出來的時候,倒還好,安崇明的氣色稍顯疲憊。
二人剛出考場,便聽到了有人驚呼,竟是有人暈了過去。
這種事情,并不新奇。
以前鄉試的時候,也有學子一出考場便栽倒在地上的。
一位中年舉人則是嘆了一聲,“看這身板也委實是太弱了一些,身為舉人,若是想要一心報國,沒有一個好的體魄,還是不行呀。”
這話,柳承恩倒是十分認同。
文人報國,也是得需要一副好體魄呀。
身子骨過于孱弱,如何能為君分憂,為民請命呢?
考完了,大家也都應該無事一身輕了。
只是總會有一些愛鉆牛角尖的人,覺得自己這次考地不好,白白地失了機會。
而柳承恩回去后,第一件事便是想要好好地睡一覺。
號舍的環境實在是說不上好。
而且他隔壁的那位仁兄的呼嚕聲實在是打地過于怪異,聲音震天響。
蘇錦繡和楊珊珊也都早早地帶上人去貢院外頭等著了。
總算是看到了自家夫君,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噓寒問暖。
柳承恩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洗了個熱水澡。
兩日后,柳承恩則是和安崇明一起參加了一個文會,兩人年紀還輕,而且又非京城人士,所以一直都表現地很低調,盡量不引人注意。
不過饒是如此,也有人認出了這位就是江宋府的解元公。
柳承恩只覺得一顆心被提了起來,這種場合,他實在是不愿意出風頭。
可若是表現平平的話,又難免會被人質疑自己的才學,到時候,再牽連到了自己的老師和江大人,那就不妙了。
“原來是柳公子,久聞大名呀!”
“不敢不敢,您客氣了。”
柳承恩快速地觀察了一下四周眾人的神色,希望對方能打消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還是多去關注其它人吧。
奈何,這位京城的解元卻似乎是盯緊了他,就得讓他多說話,多作詩不可。
柳承恩在作了兩首詩后,便推托不勝酒力,假意醉倒。
安崇明與他相識多年,自然也明白了他的用意,起身告了罪,將人帶走了。
先前出言為難柳承恩的這一位,乃是京城的解元王家的大公子,王顯仁。
王顯仁比柳承恩年長,又仗著自己出身富貴,自小飽讀詩書,所以一直對于這位傳聞中的年輕的解元公很是不滿。
甚至還以為那江寧府不過是沽名釣譽之所,竟然能讓一個農家子奪了解元,可見江寧府的才子們都落寞了。
“大公子對這位柳公子很是上心哪,可是有意結交?”
王顯仁的父親官居正三品,而且母族又十分強盛,所以追隨他巴結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哼,不過是一個窮鬼,與他相交,怕是要污了本公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