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年節這樣重大的節日,怎么能少了禮?
他們若是在高縣,興許還能收些禮。
可現在是在京城呢,這陣子可是只出不進。
江大人將宅子借給他了,而且宅子里也有下人使喚,可是他們總不能什么都指著人江大人吧?
楊珊珊眼瞅著手里頭的銀錢越來越少,自然是急得不行。
蘇錦繡這廂前前后后又是買田地,又是買下人的,可把楊珊珊給眼饞壞了。
“弟妹,你說我能準備些什么?”
“這年節禮,最重要的還是一份心意,貴重與否并非那么重要。我覺得倒不如做些精巧別致,又不會太費銀錢的禮物出來。”
“弟妹可是有什么想法?”
蘇錦繡想了想,“晚上我再與夫君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行得通。”
“好。”
事實上,也不需要蘇錦繡再與柳承恩商量了,他早就派人去尋了一些木料過來,然后自己動手做了簡單的造型,又在上面題了一些喜慶的詩句,做了一些木質的小書簽。
文人名士,這書簽自然是最離不得的。
安崇明看著他備的禮物,不得不佩服柳承恩的巧思,只是這東西是柳承恩自己親手做的,他如何能貪功?
“這樣吧,你既然是做了這種書簽,那不如我親手做幾個筆筒如何?”
柳承恩點頭稱妙,“我那里還有一些木料,正好可以試一試。”
于是,柳承恩和安崇明的組合禮物,書簽加筆筒,就這么被送到了兩位大人的府上。
別說,這東西雖然是不算貴重,可是盛在了巧思且新穎。
江夫人看著禮物,也是贊不絕口,還特意給遠在江寧的老爺送了書信過去。
這是柳承恩自穿過來之后,第一次在異地過年。
擁著蘇錦繡,愈發覺得自己能在這里獲得新生,實在是老天爺對他的厚待。
過完年,柳承恩和安崇明都開始專心讀書以備考。
而蘇錦繡則是琢磨著如何才能快速地賺取銀兩。
憑著她做點心的手藝,顯然在京城也是走不通的。
京城可不缺點心師傅。
無奈,蘇錦繡便和楊珊珊一起做些女紅,隔上幾天,便讓人拿去鋪子里賣。
蘇錦繡當然不差這些錢,只是柳承恩跟她提到過安崇明的財務狀況,為了不讓楊珊珊過于自卑,所以蘇錦繡才會跟著她一起做。
蘇孝則是每隔六七天才會回來一次。
他的妹妹蘇靈就在蘇錦繡身邊做了個貼身小丫環,而蘇靈的母親姜氏,則是同樣留在了府里,平時就是負責一些針線活。
姜氏現在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蘇錦繡也不急于讓她做事,仍然讓她小心養著,免得再落下病根兒。
蘇孝每回回來看到自己的母親和妹妹都過地不錯,這心里頭也便踏實了許多。
在外頭辦事,也更加地忠心了。
柳承恩對于這個蘇孝,倒是仔細地敲打過。
既然是夫人帶回來的,又是愿意忠于她的,那自己也沒必要非得搶人。
只要他忠心,給蘇錦繡辦事,不就是給自己辦事嗎?
轉眼,已經進了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