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一臉欣喜,根本就不求柳承恩的名次,能中就行。
最起碼這官身是穩了。
接下來,就得為將來做準備了。
他們現在是兩家人都暫住在了江家的別府中,這多有不便。
最起碼,也是得分開住的。
可是在京城買宅子,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手里頭也沒有這么多的銀子。
柳承恩和安崇明為殿試做準備,而蘇錦繡便拉著楊珊珊一起出門為租宅院做準備了。
大興朝的規矩,殿試后中一甲者會當場派官,二甲、三甲則是在進行了朝考之后,會被分入不同的地方學習如何做官。
不管是柳承恩和安崇明中第幾名,都是要暫時居住于京城的。
所以,蘇錦繡才會拉著楊珊珊去看宅子。
手頭上的銀錢不夠,若是租還好一些,起碼不會離衙門太遠。
可若是買的話,那他們估計只能買京城最外城的小宅院了。
“這幾家都不錯,嫂子以為如何?”
楊珊珊現在只覺得揚眉吐氣了。
總算是苦盡甘來,沒有白費了這么多年家中對夫君的支持。
現在雖然只是租院子,可她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有自己的宅院了。
楊珊珊不懂這些,只以為只要官階升上去了,朝廷就會給分派官舍了。
蘇錦繡則是跟她解釋了一番。
朝廷建有一批公租房,并設置“樓店務”掌收官屋、邸店房廊稅等。
也就是說,這批公租房其實算是官舍,一般也都是由一些新入朝的官員來租住的。
而地方上的官員來京述職的話,另外會有‘樓店務’的人安排住處,他們是不必自己另外再去租房的,也不需要出租金。
可是對于京官來說,那就是需要租住了。
特別是對于一些新進入仕途的人來說,那就更是只能租了。
大興朝的官舍制度還是很嚴格的。
什么品級,住什么樣的宅子,用什么樣的瓦片,修什么樣的大門,那都是不能違制的。
蘇錦繡是擔心官舍到時候不好租,這才早早地拉了楊珊珊過來。
官舍的租金其實相對而言還是比較便宜的。
若是租不到官舍,那就只能去租民宅,不僅離衙門遠,而且還貴。
楊珊珊聽得一愣一愣的,這種事情,她家夫君也是不知道的。
所以,蘇錦繡一定是聽了柳承恩的解釋才會知道的。
換言之,柳承恩真厲害!
兩人四處看房,一晃兩日一過,殿試的時間也到了。
柳承恩看著手上的策論題目,倒是沒有覺得多難。
只是他再怎么胸有成竹,也不能看到題目刷刷就寫,做人還是要適時地低調一些。
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兩千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
其實,就是字要方正。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柳承恩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已經開始有人動筆了,便不再藏拙,也開始落筆。
關于治理水災并且善后的策論,可不正是他當初寫過幾遍的嘛。
正所謂手到擒來,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