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早就派人給柳老三這里放了話,只要這老倆口活地好好的,而且不能出村子一步,那么蘇錦繡每個月就給他們二兩銀子。
如此一來,這家里頭也就輕省了不少。
柳老三想著曾經跟老二家作對的大房,自然也就慫了。
二話不說便應下了。
如今他們守著田地,又不用交稅,一年的進項可是不少呢。
再加上了每月的二兩銀子,柳老三兩口也想地開,直接就花錢買了個婆子來負責雜務,這日子反倒是比以前還過得好了。
至于柳老大一家子,還有誰記得他們呀!
都是自己作的,該!
柳承恩又去了一趟學堂,看到孩子們上課都很認真,先生也教地也盡職,便微微點頭。
二叔公家的小兒子跟著他們一起出來,如今學堂這一塊兒,就是由他管著呢。
“四郎呀,學堂里現在除了咱們的族人之外,還有本村的幾個孩子,束脩也是按你說的,只收了他們的一半。另外,還給他們提供了書本。目前外村過來讀書的,就只有蘇方村。”
蘇方村離柳家村也不遠,最主要的是,人人都知道柳承恩的娘子是蘇方村的。
大家信任蘇家,自然而然地也便信了柳承恩。
“大家信任我,所以才愿意過來讀書,既然收了束脩,那就得把孩子給人家教好,莫要讓人戳脊梁骨就是。”
“四郎說的對,學堂是他出銀子蓋起來的,這請先生的銀子也是他的產業里的盈利來的,咱們自己家族的孩子沾了四郎的光,得讓孩子們都記著,這可是再生大恩呀!”
在鄉下,一個人如果不識字,這一輩子都別想能干成什么大事。
就算是去外頭當苦力,也是常常要被人家坑走一部分銀子,誰讓你不識字呢。
現在好了,再過上幾年,他們柳家的小一輩起來了,個個都是識文斷字的,將來就算是考不了秀才,至少也能做個帳房、掌柜。
哪怕是去當個跑腿的,那拿的銀子定然也比別人高。
說柳承恩對這些孩子們有再生之恩,那是一點兒也不為過。
以后,柳家村就能起來了。
柳氏族人們,也就可以活地更有底氣了。
“阿爺,我這次回來,其實還有個事情想要跟您商量一下。”
族長見他神色嚴肅,便知道是正事。
“是這樣,孩子們好好讀書識字,這自然是錯不了的。只是想要讀書考科舉,身體是本錢。我想著請個武師父過來,天天帶著孩子們跑一跑,活動一下,若是再打一套健身的拳法就更好了。”
柳承恩想到了在號舍里的那種日子,特別是最后有人被抬出來的,就更覺得身體好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是鄉試時,還是后來在京城的會試時,都有人是被抬出來的。這還不是最打緊的,此次我參加殿試,就有人頂不住了,直接在殿下暈了,雖然不是當著圣上的面兒,可這也是御前失儀的大錯。好在皇上圣明,只是將這人的名次給排到了最后,否則,便是白白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了。”
族長一聽,差點兒就因為身體不行被刷下去了,這可是大事!
“就聽你的,至于人選,我瞧著咱們村子的獵戶就不錯,學堂這里也不需要他整天都在,幫著帶孩子們練練拳腳功夫,不說身手多好,至少可以強壯他們的體魄。”
柳承恩點頭,“正是如此。”